宗旨:
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
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亲身实践共产主义!
|
共产先锋报
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
评论: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2001年春天两会期间,外国记者向总理提出:中国如何用不多的经费发展很大的教育?总理希望教育工作者一年内回答这个问题。
12至18岁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我们常常不幸地看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失去了双亲,常常流落街头马路,或者因为贫困失学,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是我国本世纪末普及义务教育的严峻问题。由于老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驱使,我不能不长期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曾经是革命前辈出国留学的办法,五十年代中央领导曾经在国内倡导试行。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冲击下,这种办学形式至今没有形成一种体制。我认为,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学校可以依托校办工厂和农场,逐步实现办学经费自给自足、自给有余和自我发展。这样、半工半读学校就可以收容流浪和失学青少年,为他们创造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的良好环境,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半工半读学校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救助青少年自力求学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有效形式。半工半读的实质是劳学结合、以劳养学,是直接实施劳动教育的场所。劳动教育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起点,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缩小,劳学结合日渐成为教育方向,半工半读学校将成为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基地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需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没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国的独立自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半工半读学校,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实业,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熔炉,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学校,因而是党的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正面临着平均每年流失400万名中小学生,其中有100万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严峻局面。”(96.10.5《党员特刊》)成千上万的孤儿,成千上万的失学青少年,在呼喊,在等待,在举踵期望我们的共产党员和老教师们,期望有仁爱之心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为半工半读学校的诞生和发展,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访问次数:1727
|
|
|
|
|
[进入论坛] [留言本] [本站介绍] [管理员登录]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管理]友情连接: |
毛泽东博览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强国社区
发展论坛
求实理论网
中共中央宣部党建网
中国文明网
毛泽东思想网
中共中央党校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斯大林主义基本理论
七一社区网
学习共产主义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南街村共产主义小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