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
    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亲身实践共产主义!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在线 | 搜索 | 用户 | 排行 | 帮助 

共产先锋报

毛泽东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陈家鹦 周立军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的建设人才,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共大创建3周年之际,毛泽东曾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

“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1958年3月,汪东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离开了北京中央警卫团下放到江西省,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主要负责全省的农垦工作。同年5月,汪东兴回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汪东兴去看望了毛主席,向主席汇报说,江西总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农业生产情况,自1957年12月开始,全省各地办垦殖场,对有组织地集中力量大办农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有的垦殖场还针对农民文化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情况,办了技术学校,凡这样做的地方,农业生产形势更好些。

毛主席听到办农林技术学校,很感兴趣地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许多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毛主席的谈话对汪东兴很有启发。他于1958年6月初回到江西,即向邵武平省长谈了一个想法:可否考虑在江西办一种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己劳动创造,省里先给一小部分启动资金。我们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邵省长听了汪东兴的想法和建议很高兴,当即表态:“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他还由此联想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于是,省委决定,由刘俊秀、汪东兴负责带领一些干部到部分垦殖场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结果垦殖场的职工群众热情很高,大都赞成在全省创办劳动大学。

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为了加快对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和建设,为了满足全省人民群众、特别是较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当日在全省各地公布了招生简章。接着在全省各地设立了招生处、招生点。不久,又将校名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同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当天,在设于南昌市郊的西山梅岭共大总校以及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共大总校的开学典礼由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题为《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邵式平则参加了井冈山分校的开学典礼。第二天《江西日报》发表了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当时总。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工农及其于女占92.7%。一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这块老根据地诞生了。

“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共大总校及各分校,按照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分别设立农、林、畜牧兽医、工业等若干科系。共大的开办经费,除了江西省政府按每个学员30元开办费和70元基建费拨付外,其他一切经费全靠学校学员自力更生,以劳动创收解决。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兴办农场66个、林场40个、畜牧场71个、工厂243个,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林地面积14.2万亩,半年来总收入427万余元,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为解决办学经费和学生生产自给打下了基础。学生也不断增加,除江西本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8个省、市、自治区。

1959年8月,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方志纯和汪东兴去看望毛主席。谈话中毛主席主动问起,“劳动大学现在办得怎么样?”汪东兴将共大开办近一年的情况,从艰苦的建校劳动,到利用荒山林地、水塘水库等积极兴办学校自己的农(林)场、畜牧场、鱼苗场,以及以各类加工作业为主的工厂;从学校编教材,学员分班级学文化、学科技、学生产技能,到安排邵武平等省委领导来给学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报告;从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面貌变化,到社会各界对共大的反映,等等,都作了详细汇报。并告诉主席共大分校由开办初的30所已发展至77所,学生已达4.6万余人。汇报中,方志纯也不时插话补充。

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仔细认真地听着,直到汪东兴的汇报停顿下来,仍很有兴致地说:“你接着讲,接着讲,能不能总结一下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特点?”汪东兴稍加思索,便归纳了邵式平省长、刘俊秀书记在共大作报告所讲到的相关内容,谈了广大工农群众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半工半读能自己创造条件学习、能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等特点及优越性。毛主席听完汇报说:“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在这次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也听取了邵武平省长关于创办共大的情况汇报,并题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名。朱德委员长在这年夏季参观了“共大成就展览”后,欣然为庆贺共大创建一周年题写了赞词,并为共大井冈山分校的校刊题写了“井冈熔炉”。

不久,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一次大型农业展览会上,江西共大的各项成果,包括各类农产品和许多革新创造都被放在第一展台。这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地方的同志都到江西共大来参观、学习取经。

1960年5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共大总校及大茅山等分校为“百面红旗”先进单位。这时,毛主席的老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也对共大这所新型学校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共大云山分校考察、采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大茅山分校拍摄了纪录片《大茅山的春天》。

“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

1960年9月,汪东兴奉命调离江西回北京工作,但他仍与江西共大保持密切联系。1961年7月,因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汪东兴随毛主席回到江西。受共大及江西省委委托,汪东兴于7月29日下午,在谈完其他工作后便抓住时机和毛主席谈起江西共大的情况。这次,汪东兴主要向毛主席汇报了共大学校的管理,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既学文化又学专业技术,采用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方法,等等。毛主席听到共大发展这么快,并且逐步完善,十分高兴。他说:“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四实现了。办教育这是一个事业,一件大事。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不讲科学,不培养人才是不行的。”汪东兴见毛主席兴致很高,连忙说:“今年8月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校3周年,请主席写几个字鼓励鼓励,好不好?”毛主席很爽快地说:“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

7月30日早晨,毛主席的警卫员张仙朋打电话给汪东兴说,今天凌晨主席结束了一夜的办公刚躺下,又起来,说,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办完。接着就吩咐张仙朋准备纸和墨,主席坐在桌前,沉思了一会,然后就一口气写下了许多字。主席写好后就吩咐打电话,说,“请汪东兴来先看看,然后我还要再看看。”汪东兴迫不及待地来到主席住处,兴冲冲地拿起主席写的“字”一看,原来是给共大的一封500余字的信。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这就是后来被大家称为毛主席《七三O指示》的信件。汪东兴十分激动地看完后,仍放回毛主席的案头。下午主席起床后,又看了看他写的信,后传话让汪东兴来到自己住处。毛主席对汪东兴说;“我又想了一下,这封信还是暂时不要公开发表的好,一旦公开发表,全国各地都要派人去江四参观、学习、取经,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招待,这样一来影响生产,影响教学,大大加重了江西负担,好事变成坏事哩!你告诉江西共大的同志们,就说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你看怎么样?”接着又吩咐,“这封信请你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传阅。”汪东兴马上打电话给正在庐山参加会议的邵武平,告诉他毛主席已写了亲笔信祝贺共大。邵式平得知情况立即就来到汪东兴那里,将信的全文抄去,向江西共大的同志们报喜。

庐山会议刚结束,周恩来总理就来到共大庐山分校考察。9月18日,周总理在南昌市江西宾馆接见共大学校的领导及师生代表,将毛主席给共大写指示信的喜讯告诉了大家,还与大家合影留念。

“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

后来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曾多次来到共大视察,也给予热情的赞扬鼓励和积极支持。1962年3月朱德偕夫人康克清先后到几所共大分校视察工作。在视察大茅山分校时,朱德还信步走进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听课。下课时,他与讲课老师热烈握手,亲切地对学生们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又红又专的人才。

1963年10月初,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主持召开八个部(农垦部、教育部、中宣部、林业部、农业部、财政部、水产部、水电部)有关负责人会议。会议开始,周总理宣读了毛主席1961年给共大的《七三O指示》信。他边读边解释,深入阐述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大家共同正确理解指示信的内容。随后,周总理就共大呈交的书面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指示在座的各部领导支持解决,并请农垦部江一真副部长负责召集各部讨论议定。遵照周总理的指示,这次会议形成了一个《关于解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些问题的纪要》,作为正式文件下发。不久,周总理又亲自批准了江西共大的发展计划。

1964年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央各部和北京市党员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述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两种劳动制度时,热情地肯定了共大半耕半读是好形式。同年,刘少奇多次在讲话中肯定和赞扬共大所取得的成就。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央转发毛泽东同志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信和江西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情况报告》,将毛主席三年多以前写的信向全党全国公开,并要求“各级领导部门认真学习研究”。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听取了江西省委负责人关于共大办学情况的汇报,心里很高兴,并打算去附近的拿山分校看看。后因没空,他派随行的张平化和刘俊秀代表他去共大拿山分校,把毛主席的问候和关怀带给了拿山分校的全体师生。他俩回来后向主席详细地汇报了情况,毛主席高兴地说:“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

1975年2月3日,毛主席在视察湖南后,其专列从长沙到达江西。在接见江西省有关负责人时,又关切地问到共大学校的情况,并勉励要将学校进一步办好。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2月17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就取消或归并到其他学校了。现在仅存的就是江西婺源的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该校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女人学,向农民普及文化科学。2003年该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办学资金支持。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作为一种办学形式现已不再。但是,共大创办的巨大成就,及其独特的思想、理念,以及贯穿在整个办学中所体现的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963年起,江西共大就被外交部列为对外参观点。从1968年至1980年的统计,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国朋友共7496人到共大学校访问考察。其中,美国学者苏珊•佩由曾多次来我国考察教育,调查了我国大陆十几所大学,在共大逗留的时间最长。1980年10月30日在共大南城分校考察时,他在座谈会上恳切地称赞说:“共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共大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江西半工半读的经验,也都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参加过两次国际教育会议都亲耳听到了关于这一方面的讨论。”此后,他与另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柯莱威利合作,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共大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有专著出版,流传于世界。

 

-----------------------------------------------------------------------------------------------------------------------------------------------------------------------------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观点需要发表,请点击以下网址:

http://www.sjgczy.com/bbs/forumTopicRead.asp?id=3568&ntime=2007%2D7%2D27+11%3A56%3A11

 



访问次数:2883
 

[进入论坛]       [留言本]       [本站介绍]       [管理员登录]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管理]友情连接:

毛泽东博览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强国社区     发展论坛     求实理论网     中共中央宣部党建网     中国文明网     毛泽东思想网     中共中央党校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斯大林主义基本理论     七一社区网     学习共产主义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南街村共产主义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