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新中国的无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家刘日新同志

《实践共产主义网》消息:新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理论家,刘日新同志因病于2017年4月25日在北京逝世。
刘日新,1929年生,湖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国家计委工作四十年,参与过起草国民经济发展和计划体制改革文件,写过大量理论文章,对国家经济建设提过若干建议,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多次表扬。曾应邀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题汇报过研究心得。在有关部委及省市、多所大学讲过课、作过报告。参加过中日、中美经济研讨会。职称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改革开放后,刘日新同志为了彻底解决党和国家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探索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开展继续革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真正发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目的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下,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刘日新同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关心和牵挂着如何使我们的党和国家走出当前的困境,基本认可《实践共产主义网》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的立场性质纲领原则任务和目标,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伟大真理,是全人类和全世界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唯一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苏联建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革命和建设”直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以及严重后果”“东殴巨变“苏共于苏联的亡党亡国”;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胡志明,金日成,卡斯特罗;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伟大真理具体实践的探索。今天的结果完全证明他们既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又有惨痛的失败教训!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们决不能再完全照搬二十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实践探索的老路,必须真正吸取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和运动中成功的宝贵经验和失败的惨痛教训,决不能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犯二十世纪犯过的错误。我们必须把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社会的积极的进步的和优秀的文明成果拿来为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和实践服务!
当前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没有坚定不移宁死不屈的无产阶级被剥削阶级被压迫人民,社会最底层工农劳动人民和全人类的政治立场;没有真正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没有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不能“一切从我做起,立即从现在开始”亲身带头做到“坚决同 ‘人与物的私有制关系’ ‘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一切反动腐朽落后剥削阶级思想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地决裂”,不能带领人民群众亲身实践“共产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和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共产党员,就是不合格的共产党员!如果不但不能立即改正,反而坚持错误一错到底,坚决站在剥削阶级和一切反马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上,继续鼓吹“私有化和等级制必须保留”“剥削有理,剥削有功”,必须坚决撤把他们清除出共产党的组织!!!
二、必须把《共产党宣言》的纲领和原则:
1、通过阶级斗争彻底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向‘无阶级、无差别’‘人人绝对平等相对自由,团结互助民主决策,低碳环保生态平衡,和平发展共同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2、两个决裂;编者注:《实践共产主义网》以经改为三个彻底决裂;
3、首先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
4、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不搞特权;
5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
6联合全世界无产者和无产阶级政党及组织,共同实现彻底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作为共产党唯一的政治准则和政治纪律。
必须把“巴黎公社原则”:
1、一切领导人必须自下而上地普选产生和全民公决罢免;
2、必须自下而上地对一切领导人和公职人员各级代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即使撤换一切不合格的领导人和公职人员各级代表;
3、一切领导人和公职人员各级代表的工资标准和物质待遇水平,不得超过普通工人平均水平。)作为共产党唯一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
具体实施就是把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建设成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必须超过五分之四的人数同意的表决结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最高决策,任何人都必须要绝对服从,但是最高决策明显违背《共产党宣言》的政治准则和政治纪律,不管任何决议,一律无效。
党的纪律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和监督上级,中央服从全党(代表大会),全党(代表大会)服从《共产党宣言》的纲领和原则;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理全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共产党和共产党员唯一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任何党组织和党员都不得有丝毫怀疑和动摇!否则立即解散其组织,开除其党籍!
我们一定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刘日新同志遗志,把他老人家未尽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刘日新同志永垂不朽!
=========================================================================
新中国计划经济的“活字典”走了
——沉痛悼念马列毛主义经济学理论家刘日新同志
李甲才
2017、5、10
“实践共产主义网”传来消息,刘日新同志因病于2017年4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很是悲伤,又非常惋惜,他的音容笑貌便浮在眼前。我和刘老有书信往来,曾先后得到他赠送的五本书。
刘日新老革命1929年生,“湖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国家计委工作四十年,参与过起草国民经济发展和计划体制改革文件,写过大量理论文章,对国家经济建设提过若干建议,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多次表扬。曾应邀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题汇报过研究心得。在有关部委及省市、多所大学讲过课、作过报告。参加过中日、中美经济研讨会。职称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刘日编著《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1950年——198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封面背页“作者简介”)。这是朴实无华客观的自我概括,浓缩了老革命的一生。他的离去对左翼阵营重建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一大损失。
刘老是新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理性的接受了马列毛主义和社会主义,心怀天下,思索国家的前途命运。1963年6月20日,他向《人民日报》投稿,探讨中国独立自主,多快好省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出不能照搬苏联美国模式,要从中国人多地少、耕作制度复杂、小农经济是汪洋大海、集体经济薄弱的国情出发,设计了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的具体数量指标,当天毛主席在菊香书屋拿着报纸向相关中央领导表扬的说:“中国将来就靠他们了”。那时他才34岁。后来捍卫社会主义功勋卓著。
经济基础是社会制度的支撑力量。按比例高速度全面发展是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干预”,使经济遵规良性运行的主观能动性。市场经济则是按利润挂帅的方式把经济活动纳入无序性轨道,所产生的失业是对生产力的无情扼杀,产品相对过剩是对可贵资源的罪恶耗费。不当竞争与垄断是背离经济规律的癌症性弊端。住房、教育、医疗产业化改革,追求利益至上非常不利于人类的存续。
他长期在国家计委呕心沥血工作40多年,颇有建树。认识逾深感情逾重。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最早著书《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与社会主义制度血肉相连的不可分割关系。特别痛惜中国抛弃了计划经济,并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失之不存。
2016年在年高体弱多病中出了《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1950年到1980年》,从该书87页至189页的“数据部分”绝无仅有,有助于无数人知道新中国真实的昨天。又填补了一段计划资料的空白,原因是国家计委的档案烧了。
摘引其中“历次五年计划平均增长速度”,1950年到1978年28年的“百分数”,雄辩的事实揭穿了来自中央文件、领导讲话中的“崩溃论”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4.3%、工业总产值13.5%,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11%、重工业16.9%;国民收入7.3%;财政收入10.7%、财政支出10.5%。(引自《新中国30年的经济》第186页)。书中多方面的数据反映了毛主席、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卓绝奋斗,建成初步繁荣昌盛社会主义强国的事实。
就我所知,那时的工业总产值报表按统一的计划价格,要填报入库产品的产量,便于统一调拨,同现在的胡估冒算决定GJP数据不可相提并论。
永载史册的那些毛主席时代走社会主义道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翔实数据会说话,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计划经济符合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短期内基本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干净利索的澄清了多年来栽赃毛主席时代的种种造谣性质的无耻谎言、否定27年经济建设丰硕成果的五颜六色的废话。刘老一夫当关功不可没。
为捍卫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计划经济,他与那些见风使舵的宣扬、吹捧市场经济的高官、名人的黑说白道进行了至死不休的斗争,愈战愈勇奋神威,以笔作枪将其将帅连同喽啰挑落马下。
2006年9月28日《计划经济不容否定—二评高尚全的最新奇文》,以长篇幅系统的批驳高否定计划经济的奇谈怪论,指明念的“是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之经”。(《从计划到市场》论战文章95-118页)。
2008年10月6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历史—给温家宝总理的公开信》,对其2008年9月27日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讲话信口开河:30年前“整个国家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落后状况,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判定“甚为不妥,违背了客观的历史事实”,举例证明毛主席时代取得的社会全面进步超过了历史上的几千年,把无稽之谈批驳得体无完肤。(《关于计划经济的论争》73页)
2008年11月25日《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举多例说明资本主义必然是市场经济。他叙述“1986年8月在太原有二百多名教授研究员参加的讨论会上”,称其“为‘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国家计委的十名代表之一,被点名发言”,他慷慨据理而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中国不能搞!”“邓小平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谬误”是“在形式逻辑中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从计划到市场》论战文章173-175页)。
2009年2月10日《不许污蔑计划经济——评厉以宁的一次演讲》,用丰满的事实揭露了厉以宁脱离实际,信口雌黄“计划经济效率低”、“是短缺经济”的诬蔑之词。(同上,119-130页)。
2010年11月25日《也同“吴(敬琏)市场”谈从计划到市场》,指明“起决定作用的是高上层领导,‘吴市场’不过是‘体制外’一个起步较晚的西化派吹鼓手而已”。一语中的,剥去了吴自我包装的斑斓画皮,现出了原形。(同上131-166页)
2010年12月10日答凤凰周刊记者问,阐明“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恢复计划经济”。 指出“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对计划经济高度评价:‘人类社会一旦实现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人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23页)“用这些话同西方经济学和我国那些‘精英’学者对计划经济的污蔑攻击相对照,就显得他们是多么浅薄无知、渺小和低能!”(《关于计划经济的论争》56页)
2015年5月2日刘老在《李先念对前30年算的两笔账站不住》文中,针对其1979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的讲话》所说,一笔账是文革“仅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了5000亿元”。“按每百元积累的国民收入计算”,“‘三五’时期为26元,‘四五’时期为16元,都少于‘一五’时期的35元”。另一笔账是“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1966年为34.5元,到1976年下降为19.3元”,“国民经济已频临崩溃边缘”。
刘老说“这种估算错在一是以未知的国民收入的部分数字,来求证未知的国民收入总数,在方法上是说不过去的”。“26元、16元”“都是需要求证的未知的国民收入的部分数字,怎么可以用来证明需要求证未知的国民收入的总数呢?在数学道理上讲不通。”
“二是经济学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文革开始的‘三五’时期,平均每年国民收入的生产额大体为1600亿元,如果说损失5000亿元,这就等于说三年多没有生产,那么当时七八亿人民是靠什么活过来的呢?”“三是实际情况与所谓‘国民经济已频临崩溃的边缘’是相矛盾的”。国家统计局整理的统计资料,“文革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5.7%”,“同西方国家相比并不逊色”。(《关于计划经济的论争》67、68页)34.5、降到19.3似是而非。“崩溃”之说法显然荒谬。没有对全国整体情况的透彻了解,怎能揭穿此类谤言?
在市场经济狂风席卷的笼罩下,经济私有化很快摧毁了计划经济,人民靠辛勤劳动可体面生活下去的现实和观念荡然无存。资金由市场调节涌流到金融衍生品的虚拟领域,使中国经济蜕变成没有持续发展希望的废墟,对比之下,计划经济的惯性余力被耗尽后的弊端反衬托出其格外显著的先进性、正确性,痛惜之情辄生心中。在此关口刘日新老革命悄然走了,他确实是济世救民的计划经济失去了一位大师。他的那些力作就是他思想的延续。
刘老博学多才,兼有诗人气质,晚年在繁忙的著书立说中,赋诗填词抒发人生感怀,记载了一位对社会主义信念经历了正反两方面考验的心路历程。1999年4月的“七绝·七十述怀(二首)”中誓言“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凌云志”:
一
专家(注1)本色非诗人,雨去风来七十春。
不羡浮云和大马 , 鞠躬尽瘁为人民。
二
学剑学书两不成,文坛驰骋小留名。
暮年犹抱凌云志,再少人生又日新。
(刘日新《旧体诗词习作集》44页)
。
2013能4月1日,他处于耄耋之年,以诗言志,夕阳黄昏,马不扬鞭自奋蹄。
七绝·放歌八五生日
七十三来八十四,阎王来请也不去。
自信人生二百年,重上井冈我亦趋。(同上82页)
体现了革命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气,愿意追随革命重上井冈山斗争的慷慨激昂气势。作诗贵在曲,蕴涵了丢掉幻想进行斗争的意境。同他在一封信中说自己对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书籍编辑,删掉批邓句段有意见的精神是一致的。2013年马宾见到他说:“你没有变,独树一帜,坚持计划经济”,但变了的人何止成千上万。
苏共赫鲁晓夫1956年开始搞“三和两全”的修正主义到1991年,期间35年“苏共社”完全消失,干净彻底复辟了资本主义。中共从1978年起已经39年,高层走资派“改旗易帜”总是感到条件不成熟、心有余悸,不能和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那样肆无忌惮。就是因为经过社教、文革的反修防修教育,提高了政治觉悟,上下存在着千千万万个类似刘日新那样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不变的真正继续革命者,辄发批判走资派的强音,一次次的挽救了社会主义不至于完全灭亡,这就有了不确定的变数。
中国一些社会主义的元素存在到了今天,还未同苏联变成俄罗斯一样,刘日新老革命作出了一份难得的贡献。他是经过反面考验合格的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大家知道,在1976年前说些热爱毛主席、拥护社会主义的话,做些份内工作的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中特社”时期就不同了,尤其在上层范围内,则显得非常难得。
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这不同方式的剥削制度,英法等国都经过百年复辟与反复辟的较量才基本稳定下来,但无法克服的社会顽疾至今大量存在。更何况社会主义要否定一切旧的社会存在才得以巩固,趋向共产主义,必然曲折坎坷。得来了失去了也不是十分意外的事情。人类追求幸福美好、自由平等的不竭潮流一定能促使社会主义高潮的再次到来。滚滚洪流由涓涓溪水汇成,刘老暮年的努力就是这不竭潮流的组成部分,必将载入社会主义胜利的史册!
刘老一路走好!您永垂不朽!
注1:“专家”指刘日新是“国务院表彰的作出突出贡献,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当代名人大典》、《中国专家》等多本辞典榜上有名”。(同上44页)
访问次数:1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