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正确方向
------------与曹子文同志商榷
作者:王长友
《实践共产主义网》近日转发曹子文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文章,该文有很多
正确的成分,为中共十八届领导集体提供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大量感性材料,有理
有据,大量事实都是他亲身实地调查的结果,有非常充分的可信度。但是,我认为: “三
农问题”中的核心,不是“农民的生活能否安定,农民权利能不能得到保障和不断提
升”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更不是要解决“农民共同增收、农业尤其是粮食的
持续增长、农村文明尤其是科学文化的提升。”
今年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诞辰123周
年,毛主席始终要求全党同志:“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共
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
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所以,只有“立即停止一切背离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宇宙观的资本主义私有
化路线”,才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坚定不移地在马克思(恩格斯)主
义的宇宙观的指导下,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实
质!!!!!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阶级被压迫人民以
及全人类如何获得彻底解放的科学真理,深刻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一个核心:“彻底灭私,包括“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
两个推翻:1“彻底推翻一切剥削阶级”,2“彻底推翻一切剥削制度”;
三个决裂:1坚决同“人与物的私有制关系”彻底决裂,2坚决同“人与人
的不怕的关系”彻底决裂,3坚决同“一切反动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彻底决裂;
四个绝对平等:1生命:包括生存权:吃饭,优生优育,哺育婴幼儿,医疗,
养老等必须全部免费;发展权:终身教育必须免费,对新事物的探索与创造必须
得到全社会的全力支持;2人格: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和一切人的人格一样,不
受任何侵犯;3规章制度:每一个人必须都和一切人一样严格遵守,否则一律依
规惩处;4发现和服从真理:每一个人都和一切人一样,有发现真理向公众阐述
真理的权利;同时,如果发现真理在别人手中,就应该无条件服从真理;如果发
现自己的真理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可以坚持自己的真理,但是必须尊重多数人
的抉择;多数人也应该包容少数人,在不影响多数人的意志的情况下,准许少数
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和平讨论和具体实践,不断地纠正或发展他们的观点。
五个禁止:1干涉或影响他人或社会公众的自由;2侵占他人或社会公众利
益;3侮辱他人人格,伤害他人身体;4危害公共安全;5一切带有暴力和恐怖
特征的思想和行为。
在以上基础上,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即一切物质资料完全彻底地属于全
人类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原则下,实行以满足每一个人,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上实际需要为唯一生产目的的,宏观的科学化信息化的计划经济体
制为主,以满足个别地域建设和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或满足某些特定人口的特
殊客观生理需要为生产生产目的“没有商品与货币的市场经济(或称为“自由经
济”)为辅;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下,实行以“各尽所能,按照每
一个人的实际生理分配消费品为主,以按“各尽所能,按照每一个人的劳动时间,
劳动量,劳动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配日常消费品为辅,
“奖勤罚懒,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生产方式。
而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的首要特征,则是在始终对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伟大
真理的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即彻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共产主义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共产主义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德
的学习,理解,领会,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的学习收获,实
践经验的积累,认识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底树立和掌握的。
所以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在学习中渡过自己的整个人生。
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的第二个明显特征,就是“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
父母对于亲生子女的抚养仅仅限于2至3岁之内,以后则完全由社会全权责。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在婴儿刚刚出生以后,就把
自己的亲生子女送到社会哺育机构,这也将是很普通和很正常的事。无论何种情
况,婴幼儿童都会在社会哺育机构受到最优厚的待遇,和最优秀的共产主义教育。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人们因为哺育下一代,而影响到自己的宏伟事业,对真理
的探索,和对自己幸福人生的追求!
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第三个明显特征:就是“用社会劳动代替家庭劳动”,
当人们住在公寓化的房子里,不用自己去收拾房屋的卫生,把自己穿过的脏
衣服送到很近的公共洗衣房,在那里可以任意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规格型号,颜色
款式;在距离很近的24小时开放的自助餐厅用餐,再不用自己去花费很长的时
间洗衣服,选菜做饭,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和事物,包
括学习和娱乐,以及各种文体活动,由此而带来给每一个人的幸福感,都是不言
而喻的。
共产主义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根本特征是:
1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使别人更幸福的基础之上!2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都为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是上面提到的“四个绝对平等”!!!“五个
禁止”以外的相对无限自由!!!!
共产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可以渗透到人类社会包括“三农”在
内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共产主义的光环下,绿水青山,环境优美,中国广大
的农村一定会成为完全适合人类居住,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中国的农业一定
会成为能够完全能够满足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客观需要的优质健康食品和
各种相关物资的第一产业;中国的农民也将成为与整个人类的任何人都一样的享
受“人人绝对平等相对自由,团结互助民主决策,和平发展共同幸福”的共产主
义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而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都是由于从根本上偏离共产主义伟大目标所
造成一切危害!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
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
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
的办。”
我们必须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伟大
真理的正确道路上来,必须用《共产党宣言》的原则作为我们全党全军全国
各族人民的唯一政治准则和政治纪律,必须用“巴黎公社原则”作为我们全党全
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唯一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必须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
民中掀起学习《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原则》和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伟大真理
全部理论的主要观点的高潮!通过学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我们今后的包
括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
理为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基层,必须是全党全
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重视和统一行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好人共同行动,才能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包括“三农问题”的一切社会问题,和党内外的一切弊端!!!
为此,我们强烈要求中央领导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去认真反思?我们的党和
国家,何时才能彻底纠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错误?我们的时
间不多了!!!
2016年12月28日
附录:
对中央三农问题之质疑和建议
曹子文
2016年12月2日
三农者,农业、农村、农民是也!农业,乃农民的事业,是一
个比较宏观的概念,而农村是农业的根据地,农民是据守农村
这块根据地推动农业生产的根本生产力。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说:“我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
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三农问题”中的核心,表现为农民的生活能否安定,农民
权利能不能得到保障和不断提升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实质:
是要解决农民共同增收、农业尤其是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村文
明尤其是科学文化的提升。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
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有一句话说的还是对的:
“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至于这个根本是什么,怎么解决,就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了。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三农问题。
一、试看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状况。
1、 我的亲眼所见:
①这30多年农业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农民的状况,在某些
方面,或某个时期也确实有过一段兴奋热潮时期。但据我所看,
仅是一种因暂时发胖而出现的浮躁症状。 近十多年来我是年年
回老家内蒙古河套五原县农村待半年。在改革初期的头几年里,
农民一度在私有观念的刺激下,有过那么几年收入见增的暂时
现象,曾一度有过比较满意的收获,这符合特色舆论渲染的农
村改革的新气象。但是,这种浮躁狂热并没有持续发展——该
开垦的土地也都开垦到了极限,亩产收入也到了极限,农业的
管理如水、肥、土、种、农药、耕作等等也发挥到了极限,随
后就开始停滞、退化、恶化了。况农村的年轻力壮的主要劳动
力,基本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残废在勉强经营。在此状况下,
必然出现出租或转卖土地、或雇佣劳动来维持经营——已经回
到了旧社会时期的小农经济各自为阵的农村状况。别的地方我
不知道,而我的家乡五原县就是如此。
发现自改开以来,把一个历史上盛产小麦、糜黍等粮食的八百
里河套平原,转折为几乎全部种植经济作物——番茄、葵花、瓜
类了。因为种植单调,不能全面调整轮作、轮歇土地,所以出现
土地恶化、作物病变非常严重,所以,被灭杀中国人的美国的
“草甘膦除草剂”和“新烟碱杀虫剂”垄断控制也就很自然了。
我的一个曾自合作化、公社化时期担任过生产队长的叔父问我
说:“我不理解,农民不种粮食而改种经济作物,这国家吃粮
从那里来?农民么,种地产粮才是本分么”!我只能以从国外
进口来解释了。此例也就是说,对单干的个体农民来说,种经
济作物要比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好得多。我国现今的粮食不
足而须进口,其根源之一是农业上将种粮食作物转折为种经济
作物了,所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粮食自给却自然减
少了。在我老家,现在就连农民也基本是买粮吃了。把一个正
道的民以食为天的农业生产,已经转折为以谋求赚钱为天的邪
道方向了。
但是,再怎么发展经济作物,地数有限,能施用的化肥、农
药有限,劳力有限,管理有限,在不发生任何灾害的情况下,
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就局限在了如今的那种极限了。因为是小农
经济,以户为阵,再提升、再发展是不可能了。
③ 在文化生活方面,只有一点,也仅仅一点是最活跃、最持
久、最普遍的——农村的老少男女,可以说几乎都在以赌博为
娱乐。农民经营的那点有限的土地,据我调查,在我老家河套
来,一年12个月,在农田里的操作经营,累计最多是三个月,而
其余9个月,因闲暇无事可做,除了晚上有些老年人看看电视,
大多数人主要时间就是赌博娱乐了。可以说村村都有固定赌场,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赌具也都现代化了,如电子麻将机也代
替了原来手动操作了。赌注从我知道的2000年时的几毛、几元,
一晚上也就输赢几十元、几百元的,到现在因农民的收入的提
高,竟然一晚上可以或输或赢几万元的。如是,就必然出现,
有的农民把一年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一晚上就可以输个净光,
也因之有 的人在一晚上即可以暴富。在改革初期,公安机
关还打击赌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的这种赌博风,
也随之与时俱进了,村子里开赌场的,每月按规定上交本地公
安派出所一定的经营费就可以放心地娱乐了。所以,赌博也由
违法转折为合法了。所以说,有多少农民,就有多少在走赌徒
不归之路。
④我曾所在的那个五原县正是河套平原中心地段。自历史上
是旱涝保丰收的,但在2012年6月下旬,却遭遇到了一次连天
大雨灾。当时我亲眼看到因河套地区普天连雨,我所在的那个
村子,因就地起水积存,作物都在水中泱泱淹没——因为现在
的农田,因分田到户,已经破坏了原来公社化时期规划建设好
的有灌有排的一整套干、支、斗、毛排灌系统,所以,遇到此
次特大雨灾,每家田里的积水,因为有周围他家的同样积水的
田地,且又因分田而破坏了排水系统,除了用机器排水,是没
有任何活路的。也因之,农民们家家须购抽水机。好在农民家
家都有小四轮拖拉机,可以作动力来抽水。也如是,当时的河
套地区因大量地排水设备,竟然把内蒙地区所有的抽水机器都
买断了,只能从外地购进。也因之引发抽水机价格暴涨,仅就
这一项家家都必须的开支,我没法考究,读者可以想象去了。
虽然如此解救了大部分水灾,但毕竟收成受损。况过后,那家
家都有的抽水机也就只能闲置了。 此时此刻我就想起了集体
化公有制时期的优越性了。
⑤ 今年我再回乡,又看到了一个新气象,即党和国家对农村
实施了全覆盖建设。就是把农村的所有农房,凡已经不住人的
破旧房屋,统统给推平,以去破旧迹象。凡是在住房屋,就给
抹一层水泥灰再涂白料,有的院落不整齐,就给重整新观;每
个村里,确确实实给修了水泥路,路两旁给栽了树——这是唯
一最实际的景象。我曾经居住过的那个五原县和胜乡王有计村,
经我了解,国家给这个仅有200多人的小村子,一次性拨款建设
——危房改造、修筑水泥路、路边绿化、文化广场等覆盖建设,
除群众筹资30万元外,加国家投资合计250万元。但这不是直接发
到村里用于直接修缮,而是另外承包给他人来做工,这样就势必
将很大一部分资金又借承包施工而落到某些管理者手中了。当然,
其中的修筑水泥路这一工程,自然村是不能自力完成的,须有专
业工程来施行。至于刷新的农村,看去是白净整洁,新树护道,
是有一番新气象的。这样的景象能保持多久,还会不会在此基
础上于物质、文化和道德多方面向真正福利于村民的方向发展,
我的看法未必可能——因为这种做法是属于外因性的施惠装修,
表面性的覆盖。况承揽工程者,也是私有者,势必要设法用最低
费用来交待工程,如是就会偷工减料,不可能保证施工质量。这
在工程管理者、承包者和村民们都是一个明白的道理;对于受益
村民来说,也都是单个私有者,所以谁也不会去关心国家的整体
设想和投资。你做到什么质地的工程,那是谁也不会去过问的。
涂在房屋外表的装饰必然会随时间而脱落掉的,还会露出破旧;
所以说,这种普遍开花的装修覆盖,只有暂时性愉悦,没有实
际发展意义的。
如果辩证地来看问题。将这些为数可观的资金用于资助搞
走集体化道路,那可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了。要比陕西省韩城市
龙门镇阳山庄村长高民权借钱和集资重新从私有化改走集体化道
路要优越的不可比拟了。那个阳山庄人口比我老家的这个村子多,
经济状况比我老家的那个村子更穷,人家凭借债、贷款、集资的
方式还能走共同富裕的路子,而如五原县和胜乡,39个大小村子,
据我所知,平均每个村子投入约300万元,计有近1亿2千万的雄
厚资金。把它集中起来,选派一个如四川省彭县宝山村贾正方
那样的干部,或选拔如高民权那样的农村骨干,整顿好党的组
织,让农民自己去建设自己的村庄,这就是有动力的内因借助
关怀的外因资助,去搞一部分走集体化的试点,不是更可行吗?
2、 对全国整体农业情况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地能用些许文字来阐述清楚的,我仅从几个实存现象来作对比而鉴别了:
①照官方说,改开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巨大成就。是也,非也?这里有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在毛主席辞世前的所谓是经济到了崩溃边沿的文革时期,中国八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基本自给了,那时我正在农村。当时假若不能自给,想进口补充,那世界两霸封锁的你也不可能,犹如今天朝鲜一样;另一个事实是,在改开以后,农业空前大丰收,但据专家披露说,我国现在三分之一的粮食必须靠进口来解决。这里,还须从两个方面来说。一者,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旦也严密封锁了你的粮食进口,那就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可会走向饿死的崩溃边沿;二者,就是这三分之一的进口粮食,和我们们自己种的那三分之二的粮食,也不是毛主席崩溃时代的那品质的粮食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绝灭中国人的转基因粮食和蔬菜。这我在《绝灭中华的转基因》以及其他学者的诸多文中已经阐述到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摆在那里。我不知道,改开以来出现如此严重的,粮食不能完全自给的农业问题,是怎么个伟大的成就法?
有人会说,毛主席时期,人口毕竟才8亿呀,而现在是13亿近14亿了,粮食缺差当然正常的了!如此说法,那就是改开至今人口增大了而粮食却没有同步增产增量,又岂能说农业大发展了呢?特色国家粮食不能全部自给,以GDP是世界第二,就财大气粗地进口转基因粮食来毒害中国人,这就是发展农业的成就?
②究竟该树立什么样的典型农业?
先看顶层树立的小岗村样板!
自改开以来,邓小平钦定、树立、扶植的农村第一个改革样板小岗村,曾经轰动全国,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如是全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就土崩瓦解地走向了所谓承包责任制的分田单干了。就以这个特色设计师谕旨的样板小岗村承包至今以来的事实和诸多坚持毛主席走集体化的公有制农村的对比来鉴别吧: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有“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喻为中央对农村政策不可动摇的基石。为了张扬于全国,《安徽日报》江石岩报道说:“小岗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不是回头路”。并且吹嘘说“小岗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元,比上年增长19.8%,旅游接待量突破90万人次”。是真耶?是假耶?
再看思 恩的《令人震惊的凤阳小岗村现状》是这样报道的:“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安徽省财政厅赞助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户一般发一桶油,当年18家按手印“分田单干”的村民每户发两桶,再加一条烟,分地时的生产队正、副队长严俊昌、严宏昌两位带头人除两桶油一条烟外,多补一箱酒),……。小岗村村民严留昌对记者说:‘你们记者在这里看到的绝大部分设施是在前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9月到访前的3个月内,官方投资突击搞起来的。上级不希望小岗给安徽丢脸。小岗人没有花钱,也没有钱花’”。2015年 11月9日,另一个主流媒体新华社对此曾做结论讽刺说:小岗村“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小岗村——一个自私自利的罪恶典型》一文调查报告说:曾经担任过该村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因为是小岗村按手印签订“生死文书”的18户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功臣,现在都按月拿工资。他们两人每人每月1800元。其余的按手印人员每人每月800元。除他们拿工资外,老伴儿也发工资,每月1000元。严俊昌解释说,他们当时按手印签订“生死文书”,是冒着杀头危险的。如果没有老伴儿在后面支持,他们也不敢干。所以,他们按手印是功臣,不按手印的老伴儿同样是功臣。就因此这个理由,上级就统一给他们的老伴儿每人每月发1000元工资。这些钱谁来出?严俊昌说,这些钱都是企业赞助的。
严俊昌还说,上级拨款的确不少,但并没有真正用在他们身上。……如果把上级拨的钱都用在老百姓身上,或者直接发给他们,小岗村的农民早就富得流油了。
严俊昌说:现在小岗村的房屋建筑都是统一格局,沿街是平房,后面是楼房,中间是院落。这些房子都是前些年按规划标准统一建的,盖房时每户补贴2万元
读者不妨对这段文字和前面《安徽日报》江石岩的报道联系起来分析判断一下,不难看出,这里面还很有诸多利益纠葛和虚假污垢呀!
四川师范大学83岁的、老共产党员 罗兴廉在给中央的信中是这样写的:“当年小岗村带头从集体经济倒退回个体经济时,当时舆论大吹大擂宣传它的好处,国家重要顶尖人物也分别先后亲自到小岗村视察指导,上级从财力、物力、人力不断向小岗村大量‘输血’。…… 结果,小岗村不但没有集体致富,……,即使外面大量“输血”,个体小农经济也不能共同富裕起来”。
如此等等之披露文章很多了,你就可以判断,前面《安徽日报》江石岩报道的文章能否真实了。
而再看看当今诸多走集体化共同富裕的典型吧:
在《为什么坚持走毛泽东道路的村庄个个都很土豪?》一文中已经介绍的够详细了:有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山西昔阳县的大寨村、河北省的周家庄、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官桥村、深圳南岭村、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湖北省洪林村、黑龙江省甘南县的兴十四村、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的阳山庄、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四川省彭县的宝山村,还有著名的“三农书记”李昌平和挂职书记禹明善,在联合新农村建设设计专家、画家孙君等努力下,创办的“村社内置金融”来谋发展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的郝堂村等。都是因走集体化道路又久经考验而富裕起来的村庄。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没有一个是依靠国家或某些企业扶持而全凭自力更生起家的,所以他们是自信、自豪、自强的典范,比那个天朝权贵设计并扶持的小岗村要光荣的多,所以也会让全国其他农村羡慕的多。
如华西村,以2016年11月22日参考消息报道说: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50年前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现在仅用一个数据就可以证明了:据称在华西村,每人的银行存款都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每个迁入华西村的家庭都能获得赠送的一辆汽车和一栋别墅。在华西村,一条不成文的黄金定律就是村民永远不得背弃祖业、远走他乡,无论去的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有人不是出于旅游目的而离开华西村,那么就相当于他或她自动放弃所有财产和福利。
又如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中国目前唯一存在了51年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这个万人大乡的农民却无一人外出打工,而且从来没有过。进入2009年,反而需从外面聘请劳力。
南街村亦如此!大寨村亦如此!………
总之,凡是走集体化道路的上述农村,共同富裕都有同类的标志:①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并统一管理生产——多种经营,科学种田、全面发展,②除公共积累提留外,按劳分配,③住房、医疗、孩子上学一律公费,④无劳力的困难户一律由集体保障生活,⑤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律有补贴,⑥真正实行政治上的民主平等,⑦村庄建设都在趋向现代化。
③有关学者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看法。
近年以来,全国不断涌现出诸多学者和基层干部向中央的建议或请求,如:①2015年4月6日四川师范大学83岁的、老的普通共产党员 罗兴廉给给中央常委的公开信——“常委同志们,我给你们说真心话,当年包产到户搞分田单干是错误的,是倒退”, “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破坏了生产力,使农业现代化泡汤了”; ②2016年11月20日南方8名学者胡靖、吕新雨等联署的《改革,应重构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权》的建议信——“三十多年的改革,需要冷静、深刻的反思、反省。不能继续错误的“路径依赖”。所谓承包责任的分田单干,“将各个村庄推向生态崩溃的深渊”,只有“ 集体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恰恰不可替代、尤为重要。它至少意味着村庄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秩序和底线”,提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学意义”上的 六大领域的集体经济建议;③2016年11月5日浙江省缙云县18位乡村干部郑理坚、周春光等联名致全国农村干部群众的倡议信——“我们对推行使用权确权颁证到户政策可能固化与激化分包到户经营各种矛盾、为资本下乡巧取豪夺的圈地运动洞开方便之门深感忧虑”, “令人担忧的是,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是在要不要实行土地私有化、促进资本下乡的争论中提出来的。我们认为,作为要不要实行土地私有化这场争论的折中方案,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必将固化与激化土地分包到户后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必将为资本或明或暗或早或迟下乡和巧取豪夺国家支农资金洞开方便之门,必将使土地流转成为农民一旦离开就回不了家务农的新“圈地运动”; ④所以,就有了2016年11月23日李昌平向全国父老的一封劝告信——土地宁可抛荒,也不要流转给“外人”。
二、对中央顶层的斗胆质疑。
1、就三农问题而言,邓小平强奸了民意,这种连他自己倡导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愿权都对农民剥夺了,连白猫黑猫如何抓老鼠的方式都不能给农民自由选择了!这本身就已经严重地违背了走群众路线、听取群众意见的原则。这是中共党在历史上最严重、最全面、最彻底地脱离底层人民意志的一次颠覆性的错误,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邓小平的一次最得意、最实惠、最强势的复辟。而据某些专家学者和头脑清醒的农村基层干部分析认定,现今设计的那个土地流转政策更是别有用心,隐藏不测罪恶的。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历经四代,顶层们一直死保着那个阿斗小岗村不放,曾不断有顶层顶尖领导人多次到小岗村去省亲,而华西村、南街村、周庄、大寨村等十多个当今中国走集体化成功之典型集体,其中有的甚至名闻世界,为何就不去一一光顾、鼓励,乃至大力宣传推广呢?究竟那个是正道的社会主义农村,那个是旁门左道的社会主义农村呢?该亲那个?该疏那个?这不就看出当今的特色顶层对三农问题的政治倾向了吗?
4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这句话说的很恰当,因为此话也只能符合小岗村的那些“广大农民”,因为他们一直在做自私自利的梦——作靠国家来救助和扶植之梦,而我们前面说道的那些自力更生走集体化道而富裕起来如南街村、阳山庄等,他们不靠做梦,而靠共产主义理想走集体化道路来奋斗。做梦只是幻想,是空想,就是佛经上说的“如梦幻泡影”。所以,对于走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理想来说,小岗村,只能是白日做梦,是黄粱美梦。这岂能带动全国广大农民效仿呢?习近平还说: “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我真不明白,怎么在这个已经明显地失败了的全国最典型的私有化农村小岗村来“重温改革”呢?在这个典型私有制阵地上来宣讲“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那还是真共产党所为吗?如此这般地“改革开放不停步”,那“续写新的篇章”能符合《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的宗旨吗?能符合习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的“坚持不忘初心”之本意吗?所以,习总于此地、在此时、说此话,确实让人不解呀!小岗村不是好典型,是小农经济回头的典范。如果照此“改革开放不停步”,是在继续冷落想走集体化道路农民们的心。如果照小岗村“续写新的篇章”,那必然是倒退复辟。 如是说,那华西村等走集体化道路的那些村庄也该放弃共产主义理想而做走私有化道路的梦幻了。
顶层们也不是在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仅仅一个典型的私有制小岗村,和诸多更典型集体化的华西村、周庄等之实践,究竟那个是符合民意的真理标准?事实不是已经很清楚了,怎么还要谬执邓小平的特色邪说了呢?
三、对顶层的建议如下:
我国是个以农村人口占主要成分的国家。发展农业以粮食自给是毛泽东的自力更生的一贯策略。而发展农业的最有效的政策是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只有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才有可能规划土地、兴修水利;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只有走公有制的集体化道路,才能适应机械化、电气化;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合理布局各种作物的比例;也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在发展公有制基础上逐步消灭农村贫富差别;也只有发展集体化农业经济,才能统一实施科学种田;也只有发展集体化公有制经济,才能与公有制的工业发展同步协调。实现工农联盟,如是才能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毛主席从解放初,在完成土地改革后,逐步将个体分散的农民,从互助组→农业合作社→高级社→公社化,将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多种经营的、适应现代化的公社化农业。这些都是我这个农村子弟从小全部经历过的路子,也是我从孩童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也是我经历过的那时毛主席的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治导向和农业经济发展引领的深切感受。
①顶层们应该仔细地听取和研究一下,并答复上述有关学者和基层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这不正好兑现或实践习近平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所强调的“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的“不忘初心”之指示吗?
②要遵循毛主席所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这一思想。上述事例,都是毛主席这一思想的实践典型。这里最重要的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这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公有制路线。事实证明,凡走集体化道路成功者,都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始于脚下的集体化共同富裕之政治路线,此其一;其二,要有得力的、全心全意为村镇民众服务的好干部,如华西村的吴仁宝、大寨村的陈永贵、南街村的王宏斌、周庄的雷金河、阳山庄的高民权等好共产党员带头人。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优秀共产党人的结合,事业就能成功,缺少或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就必然失败——小岗村的张浩确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和阳山庄的高民权,都是为了改变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两人都到南街村去取经学习,但为什么高民权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最困难的环境下却成功了,而张浩竟然有国家全面鼎力资助的情况下直到累死却彻底失败了呢?因为张浩必须执行邓小平“一百年不动摇”的私有化特色理论之政治路线,而高民权却坚决地在执行毛主席的走集体化道路的思想。这道理,就是猪脑子的人也应该明悟了吧?
近40年来的改革开放,仅就三农问题而言,事实证明中央的方向是错误的。这错误就是选择和树立的小岗村样板,以此照猫画虎地推动全国农村,用一刀切的办法,解散原来的集体化而强迫农民走所谓的承包责任的分田单干,不给农民任何一点慎重考虑的自愿选择出路。如果当时尚能给农民群众有选择的余地,那肯定还会有如华西村、南街村、周庄等大量的集体公有制农业存在,并会有发展壮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农村阵地,而由此会有更多的农民比今天私有化要富裕的多。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既然华西村、南街村、周庄等走集体化而共同富裕的典型是客观存在并产生了历史性影响,那就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地、广泛地、深入地宣传和学习全国走集体化道路的所有典型村庄,同时批判和否定小岗村的虚假典型,以教育全国农民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策略和根本方向。
③不妨试走李昌平所试验和倡导的“村社内置金融”的郝堂村的发展建设模式。这也是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的一条成功经验。李昌平给中央政府提建言说:“根据现在我们国家的整体实力,中央政府不妨投资一万亿元,给全国20万个村庄,每村500万,进行大范围的试点运作。这笔钱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注入到这些试点村庄的“村社内置金融”内,算作启动资金,如果再加上这些村内个人的投资入股,那将撬动数万亿甚至十万亿以上的的资金规模!如此的资金规模,那将对农村的发展建设带来多大的震撼局面”。李昌平认为:“这个‘村社内置金融’模式的运作,是适合当今资本社会发展理念”的,总比国家用输血和另加营养的小岗村模式要靠谱吧!也比前面说到的我老家目前实施的用于全覆盖的那种表面的、农民被动的修补装饰办法要科学的多呀!
④目前盛行的经济扶贫,也不是积极的根本措施。应着重转化为鼓励农民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辅助为次的方针。对于个别确实是极贫的连饭都吃不开的农民,要给以适当的经济救济外,尤其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要党员们带动农民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并采取措施动员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回乡建设自己的家乡,发展农业,以凭借集体力量来谋求自救和共同富裕。再把李昌平的建议结合起来,开启以农村全部应有的劳动生产力,按照毛主席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思想,做好农村农民内因为主,国家资助的外因为辅相结合的工作,有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指导,必定能改变三农现状。
如是,希望顶层们,能不能从天庭下凡到农村社队基层,用一定的时间,直至到农民那里去耐心听取一下群众意见呢?可不可以国家出资,组织全国部分农村,尤其是极贫穷的村社基层干部和农民去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皇家“嫡出”的小岗村和土生土长“庶出”的华西村、南街村、周庄、阳山庄等走集体化的村子,由顶层和底层两方面各自作出调查报告,作出判断,究竟那个是可学的,那个是应该放弃的或批判的?
若能如此这样,再回到顶层制定符合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政策不就是科学政治吗?这才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十八大强调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之问题。
附有关参考文章:
① 给中央常委的同志们说说心里话——还是要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http://mp.weixin.qq.com/s/aZ1yTiOGfRoiero8hR8cew
② 李昌平:土地宁可抛荒,也不要流转给"外人"
https://mp.weixin.qq.com/s/f7nXtDYzlY8GxE-1WGoVDQ
③ 学者联署:改革,应重构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权(新增联署人)
http://mp.weixin.qq.com/s/QjhSNrYa8XrOBDCL9_fkXg
④ 浙江省18位乡村干部联名致全国农村干部群众的倡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Y2MDQyNg==&mid=2651885549&idx=1&sn=00476043d5c3094a6a0a895630da328c&chksm=8b489148bc3f185e9ac8b70e0b8545c32ec4e4b4c65682b3bbe56d1c96b99c328dec197da6fb&mpshare=1&scene=1&srcid=1107JEcrVr8puB0PXtlgbHUv&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⑤ 小岗村——一个自私自利的罪恶典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27a0190102w2t2.html
⑥ 小岗村是中国最大的耻辱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2/36/64/4_1.html
⑦ 美丽的郝堂村,点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火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24&id=372569&;actid=0210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016年12月27日《实践共产主义网》首页发表
访问次数:1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