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在这里基本实现;创业之初提出的“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铮铮誓言,在这里已成为现实。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李九昌深有感慨地说:“党支部一班人让我们从贫民生活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幸福生活。”这就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白沙
村党支部”带领全村村民奔向幸福路的真实写照。
幸福路上“群众说了算”
多年来,白沙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权怎么用、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全部由村民集体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赵增书说:“多年来,大到几千万元的投资,小到买一把扫帚,村里的每一笔开销都得通过民主理财小组。”
白沙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履职标准,12名成员中没有一人经商办企业,没有一人在集体企业中入股分红,没有一人承包村里各项建设工程,没有一人利用职权在企业领导岗位安排子女亲属,没有发生一起经济案件。
2011年,党支部在原来村民议政日报告会公开政务的基础上,建成了公开橱窗和广播电视中心,在全村安装了58个喇叭,利用电视和广播公开村务。民主管理的好机制,破解了方方面面的难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支持。几年来,白沙村没有一人上信上访,村民们与党员干部、与党支部、村委会融洽相处。
幸福路上“不让一户村民掉队”
“建设一个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保障最重要,没有钱,再好的领导班子,再好的政策规划,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在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侯宗斌到白沙村调研时,支部书记侯二河说的话。“这话实在,我爱听”,侯宗斌书记坦然而言。
1982年,在以侯二河为支部书记的党支部的带领下,克服了一缺资金、二没技术等重重困难,开办了石子厂。苦干两个多月,石子厂就投入了生产,年底不仅还清了贷款,还盈利十几万。从此,白沙人从石子起家,17年办了17个石子厂,集体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
2004年起,该村投资1800万元,扩大全村集体企业生产规模,并且力推环保节能新措施。现在的白沙村拥有建材、铁矿、油泵厂、焦化厂等30家集体企业,固定资产5.1亿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全村95%的劳动力都在村办企业上班。今年,投资近亿元的活性碳酸钙厂,是白沙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该项目节能环保,对周边生态无任何污染。
自2003年以来,该村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成五纵三横八条街道10个小区的城镇化新村,村民不用花钱就住进通双气、通宽带、有车库、储藏间和地下室的别墅楼、单元楼。
幸福路上的“幸福生活”
白沙村入选第四批10个“中国幸福村”,10个“中国特色村”,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村庄。
谈起白沙村的幸福生活,沿着白沙大街小巷转一圈,会看到全省首家农村数字化影院、名人故事雕塑墙、设施完备的广播电视中心,藏书1.5万册的图书阅览室……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一应俱全。村里164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由集体出资办理了养老保险,人均每月发200元养老金。孩子们上幼儿园全部免费,学生考上大专以上院校,村集体一次性奖励3000元至10000元。村里还出资为村民办理了新农保、新农合。26名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每人每年都能领到1000元生活补助,并全部安排到企业的门岗、后勤等岗位工作。
在白沙,“做文明人,守国家法”成为刻在村民们心里的至理名言。每年岁末,先进工作者、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后,当选者都会披挂大红花,在剧场接受全村人赞扬和祝贺。
如今,白沙村基本实现村民住宅公寓化、生活用品家电化、街道环境公园化、公共设施智能化、群众生活低碳化,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呈现一派幸福和谐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