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8 评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一文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731
 帖子主题:评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一文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农夫



等级:01同志
经验:67
帖子:14
注册:2004/4/6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评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一文
   辛鸣先生在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一文中,尽管洋洋数千字且有许多与时俱进新词汇,仍不免使人看后觉得空泛无物。但是,此文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来源于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说却十分清楚。因此,为了批透此文的谬论,就不得不对刘少奇的这一修正主义理论作深刻的分柝与批判。
  人类为了生存,获得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以一定的组织方式,组成一定社会形态从事生产活动。其他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关系,从事生产。这种关系被称之为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综合能力称之为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贯穿的一对根本矛盾,它们不断冲突、适应、变化推动社会前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这一矛盾的冲突变化,决定着社会主要阶级矛盾的冲突、发展、变化。主要矛盾着的阶级双方均代表着各自赖以存在的特有的财产占有方式、特有的生产、交换、生活等方式,并各自始终为保护自已独有的这些方式,保护自已的利益而作拼死的斗争,只不过有时以大规模的阶级武装流血冲突,以夺权与反夺权(政权建立、巩固时期)形态表现,有时在一方佔绝对优势条件下,以国家专政工具,法律、法规合法的压迫的隐蔽的分散的形态表现出来。因此,任何制度的社会,任何时侯,统治阶级都是把维护、保证自已赖以存在的特有生产、交換、生活等方式不被颠复放在首位,并在其方式內进行生产建设、经济活动!从而主要满足统治阶级不断增長的物质、精神文化(统治阶级的)生活的需要。而在剥削阶级佔统治地位社会中,劳动阶级始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仅仅维持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劳动权力和基本生存受到威胁,以便维持劳动阶级为剥削阶级致富卖命而矣。以上这些道理难不是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铁的事实吗?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小撮要先富起来的特权阶层、资产阶级及他们的代表走资当权派,对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极为仇恨!对帝国主义国家少数大资产阶级建立在对內、特别是对外剥削、掠夺基础上的腐朽惰落寄生生活羡梦不已!不愿与工农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于是 “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说,掩盖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搞资本主义复辟。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活动,不正是在“先富论” 这个政治号召下,对内投降资产阶级,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外国大资产阶级),大搞对无产阶级革命派的鎮压,大反马列毛主义,破坏毛周制定的社会主义宪法,而把广大劳动者重新投入雇佣劳动地位的复辟斗争中进行的吗?毛曾尖锐指出邓,不管是马列主义还是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本质时,讲过搞资本主义也可能把经济搞上去的话。在此,不得不请问教授先生,你的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鼓嗓是在解放和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呢?又为哪个阶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呢?倒底又是什么样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哪个阶级的人全面发展呢?这些就是你们不搞阶级斗争的单纯生产建设经济活动吗?
    财产占有形态、生产关系、生产、交換、生活等方式发生变化,这就必然使社会制度发生质的变化,这已为二十多年来造成当今社会现实所证明。依据这些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社会制度。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会有生有灭,先进的代替落后的,这是自然法则,这一总趋势是任何人,任何反动势力改变不了的!当然这种代替和进步不会是一凡风顺的,是经过反复较量的结果!一切逆这一总趋势的代表人物和集团最终都逃脫不了历史和人民的审判!前苏联赫氏集团、东欧各国修正主义领导集团就是叛徒们的可耻榜样!
   毛泽东同志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毛主席还讲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类三大革命实踐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社会也是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发展史。为什么马、恩、列、斯、毛只讲阶级斗争发展史是几千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呢?这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是进入阶级社会后,这一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主要阶级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从而决定社会的变化、前进、发展。因此,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生产、科学实验总是在具体政治指导下进行的生产、科学实验实踐活动!政治始终贯穿于生产和科学实验之中。不是这种政治去统帅,就是另一种政治去统帅!并且只有先进的政治统帅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生产、科学实验的发展。
建国后,在毛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紧紧依靠无产阶级,依靠贫下中农,依靠广大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群众运动,坚持社会主义路道,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广泛国际间文化、科技、贸易平等互利的交往与交流,坚决反对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坚持反帝反霸广交朋友的国际统战路线。尽管存在错误路线的干扰和工作上的缺点錯误,仍然打破了帝修反的封锁和制裁,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了较完备较先进独立的工、农、商、医、学、兵、科技等诸系统!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两弹一星全是中国劳动人民苦干巧干干出来的。既无外债又无內债,劳动者的劳动权力和基本生活、生老病死都有根本制度保证,子女上学也不用愁。农民有集体,有五保户和合作医疗制度保证,还有工业支援农业的政策及国家制度的保证,这些就是无产阶级政治掛帅的绝好证明,所有这些成就是在相同国际国內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政治掛帅能取得的吗?至如先生所讲的那些,建立在毛时代基础上并贪污腐化、化公为私、吃光卖光搞垮全民和集体企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农民种田难,培育出新的资产阶级,引入大量外资,背负大量外债內债渡日的成就有什么值得誇耀的呢?学习外国资产阶级把劳动人民置于雇佣地位,然后再搞点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保险保障系统、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缓解工农的造反,保护资产阶级利益,让部分工人吃救济,有什么值得共产党人誇耀的呢?广大的劳动者不是要靠资产阶级施舍生活,要的是共产党领导组织起来创造财富劳动权力!在台湾问题上把统一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孔孟之道复旧情绪上,寄希望于美帝施压于台独分子,干涉我国內政能不拾得其反吗?美帝为了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称霸于世界,打着反恐、维护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帜,却干着到处插手别国內政,颠复别国合法政府,镇压各国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反剥削、反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勾当。而我们却随声附合,也举起反恐大旗而置美帝逐步包围我国态勢不顾,承认这个包藏禍心的世界真正恐布主义总根源的霸主地位!又有什么值得先生们欣慰的呢?   
十七世中叶开始,经济生产还远远落后于封建专制中国的欧洲,却不断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当时西方资产阶级并沒有因中国富有,而先要学习中国完善的封建制度把经济搞上去,补封建社会的课,也没有进行先生的所谓把“短”的那条腿接长,把“轻”的那一头加重。更沒有因此考虑封建制度下,发展生产还有多少空间问题,再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这就是革命者斗争的真理!十九世纪初,资产阶级经过一百多年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终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资产阶级法律、法規,保护财产私有的资产阶级占有方式,保护资产阶级雇佣生产方式,保护市场经济的交換方式,保护资本、劳动自由竞争的生活方式,保护这些方式不被破坏和颠复!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魔幻般地高速发展!于是它们的生产力迅猛发展,很快赶上并超过中国,战胜了中国的封建国家就是最好证明!这一铁的历史事实说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是在资产阶级夺取并巩固政权之后取得的!这有力揭露了先生的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谎言!也有力驳斥了反动“唯生产力论”的荒谬!应该打破了改良派先生们的幻想! 那种补课论,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等生产力足夠强大再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极其有害的!极其反动的资产阶级复辟理论!它只能导制国家再次沦为半资半殖、四分五裂的历史深渊!这就是资产阶级政治(贯穿于资本主义制度整个历史时期的统治政治和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复辟政治,这种政治会沿续直至资产阶级被彻底消灭),这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种市场经济中资本、劳动自由竞争的经济运行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所谓先进管理体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运行形态,那种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说是欺骗广大劳动群众,自欺欺人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之说!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曾经讲:“生产本身并非技术现象,而是社会现象,这不仅是说怎样影响自然,怎样由自然蕴藏中吸取更多的财富,而且也是说怎样分配这种财富。因为一种分配方法会减少财富生产,另一种分配方法会促进财富生产增加。” 李嘉图先生的这段论述,有力批判了现代修正主义否认生产关系重要性的唯技术论!唯生产力论!这己为历史的社会制度变迁,劳动者由奴隶变为佃农,再由佃农变为工人,后来又成为社会主义的主人,劳动阶级不断获得解放,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创造的社会财富一个比一个巨大所证明!马列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触角已深入世界各个角落已百来年的今天,世界生产力高度发达已受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的今天,只有彻底改变财产资本主义占有制,改变按资分配的分配关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彻底解放劳动者才是真正的解放生产力!先生的“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不过是一伙假革命、假共产党人欺骗要革命者,欺骗广大干部和劳动人民的屁话罢了! 
    综上所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和 “坚持“一个中心”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这一说的实质,就是要否认、取消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平等生产关系而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必要性、紧迫性;就是要否定为维护社会主义生产、交換、生活等方式,而必须时刻坚持对资产阶级和党內走资派揭露与斗争的必要性、客观性!就是要否认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是纲,抓革命促生产坚持群众运动这一真理!暴露出走资派们典型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附原作如下:

作者: -辛鸣 
日期:   2004-04-08 12:52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第246期(2004年4月5日)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辛鸣
在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中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据此就有相当多的同志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应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说至少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并列成为两个中心,甚至再加上“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不仅容易导致思想上的混乱,使我们误解科学发展观的本真内涵,也容易在实践中产生误导,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一、 坚持“一个中心”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邓小平曾指出:“现代化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来看,正是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才可能进行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这样的重大工程建设,也才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也正是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才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国家也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用于对“三农”进行转移支付与补贴,对全国2235万城市居民实行“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但是这个基础还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二、 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搞“多个中心”,

而是旨在发挥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进而推进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这种“反”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

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着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一头重、一头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据联合国的一个统计,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在第104位,公共卫生方面的综合评估还要靠后。从发展理论来看,发展是一个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要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甚至有些时候强调一下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种“补课”,是把我们“短”的那条腿接长,把“轻”的那一头加重。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问题上适当的强调某一方面,尽管它不是中心,是一种客观必然的做法,但我们不能据此得出“多中心”的结论。

三、“一个中心”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下的“一个中心”,是统筹兼顾基础上的“重点论”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中心”前提下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党的十六大把小康社会的特点概括为六句话:“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这六句话,我们就可看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必须与其他五个方面结合起来,小康社会才是“全面”的。

二是,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兼顾基础上的“重点论”。辩证法就是讲“两点”,讲辩证法就是用“两点”的思想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在对待科学发展观上更要如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是重点,只是在牢记这一重点的同时不能忘记还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些“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本意所在。

(作者系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
-------------------------------------------
2004/4/13 7:58:59
青松



等级:05同志
经验:610
帖子:126
注册:2004/9/19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2
把社会基本矛盾当作社会主要矛盾来对待(上文所说的:其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思想认识是不能把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来的,对指导国家建设是极其有害的。
社会主要矛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而社会基本矛盾则存在干社会发展的自始至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存在干一切社会。
-------------------------------------------
海内存知已,网上若比邻.青松
        青松无论春、夏、秋、冬,长年生长。展示其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生命的坚强与生长的旺盛。阅尽气象万千变化,万年长青。
       人生应当象青松一样,有自已执著追求真理、而不断前进。不管社会如何变化,生活在何种环境都应当有自己的主见,而不迷失方向。阅尽人间沧桑,永向光明前进!
       若有相投人,快聚相约谈。
        2004年春
        
2004/10/29 0:16:31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评 “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妥当” 一文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52.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