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8 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2653
 帖子主题: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铁梅



等级:04同志
经验:491
帖子:161
注册:2004/1/3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哈佛大学历史博士            龚雨村
                一、反帝斗士
毛泽东是一个理论家,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军事家、一个书法家、一个革命家等等,真是集众美于一身,用他《沁园春·雪》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他,也许更恰当:“数风流人物,还年今朝”。
毛还是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1949年推倒的三座大山中,其中头一座就是帝国主义,但是严格地说,在1949年以前,毛除了领导抗日,打过日本鬼子之外,没有直接同帝国主义较量过,同帝国主义硬碰硬,那是1949年以后的事。
反蒋打了三大决战,辽沈、淮海、平津大三战役,这都是战争史上的史诗,这是内三大。反帝也打了五大决战,就是朝鲜战争、抗法援越、中印边境自卫战、抗美援越和中苏边境自卫战,这是外五大。这五大决战都是同共和国和民族的命运、荣辱、盛衰息息相关的。
内三大打垮了蒋介石,使毛成为反帝、反资斗士;外五大打败了西方战功赫赫的名将,如法国的名将纳瓦尔将军和美国的名将麦克阿瑟将军,一个个都败在毛的手,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使他成为反帝斗士。
想当年,西方帝国主义靠炮舰征服东方,现在也要用炮舰把它赶出去。这就是东方民族面对的反帝历史任务,毛就是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所以我认为外五大要比内三大更加了不起,更加难的我,更加具有世界性意义。特别是毛晚年领导的最后两次大决战,因为对手是两个超级霸主,所以尤为艰苦卓绝,但却完全打出了毛作为一名反帝战士不畏强权的气概,打出了毛济弱扶倾的气概,打出中国人的威风。
本月6日,钱其深在外交部学习毛的外交思想的研讨会上,生动地形容了毛作为一个反帝斗士的形象。他为毛具有一种“不信邪、不畏强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英雄气概”,一种“满腔热情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点不错,毛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这种特有的威武不屈的勇者气概,和从不服输的精神。
毛作为一个反帝斗士,在晚年同美苏两霸在印支斗岛和中国北疆进行的斗争,这是他亲自指挥的最后两次大决战。
二、毛晚年反帝的重大贡献
毛对外斗争的贡献,中共官方一直是给予高度评价的,一直是肯定的。
例如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善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对他晚年的对外事务有这样一段评语:
“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到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简单地说,毛晚年在对外事务上作了三点重大贡献:
第一,顶住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
第二,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第三,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和永远不称霸的思想。
由此看来,这段话里大有文章,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强调:
第一,中共官方虽然认为毛晚年在内政上有重大失误,但在对外事务上却是无可抨击;
第二,既顶住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又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实际上就是既反社帝,又反美帝。
简言之,《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晚年的反帝事业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作的重大贡献。
三、反帝的必要性
毛为什么在晚年还要反帝,以及如何反帝和毛反帝事业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三个问题进行论证。
首先来谈一下毛晚年反帝的必要性,这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看:
从中国历史本身发展的规律来看。
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的规律,我把它叫做朝代兴亡四部曲,即求存、求强、求富和求文四个阶段。
中国历史发展到了近现代,仍然逃脱不了数千年来所形成的规律。到了毛泽东时代,正从求存的阶段进入求强的阶段,也即进入了攘外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毛不攘外,其后的中国的领导人也必须攘外。
冷战期间,美国借反共之名,驻兵朝鲜斗岛和印支斗岛,在海上用第七舰队围堵中国,美其名捍卫自由世界,实际上是维护美国的霸权,打压中国民族的生存空间。
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不改变连共和国的生存都谈不上,哪还能谈什么改革开放,谈什么社会主义的建设。
从近现代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发展来看。
从马列主义的阶段斗争论来看,反资本主义的美国是应有之义,但是为什么还要反社会主义的苏联?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马克思没有说过,列宁也没有说过,怎么办?该不该反?怎么反?这就涉及到一大堆新的马列主义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先谈该不该反,从毛的立场来看,完全该反,因为:
第一,苏联不以平等地位对待中国;
第二,苏联要把它的经验,它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中国,不允许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独立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的权利;
第三,搞社会主义国家分工,把中国纳入它的发展轨道,使中国的利益服从苏联的利益。
第四,同美国勾结,打压中国,以巩固美苏当家的二元世界秩序。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从国际范围来看,在冷战二元世界秩序中,苏联同美国既斗争又联合;双方既彼些激烈地争夺霸权,又密切联手压制其他向他们的霸权挑战、向他们争平等的国家,以确保他们的霸主地位。中国自60年代初起就成为他们共同压制的对象。这个压迫的、违反正义的二元国际秩序,必须打破,否则世界上弱小国家就没有民主、独立、自由可言,中国民族就没有前途可言。
毛认为,苏联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原则,苏联变质了,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变成了社帝。
所以,必须要反两帝,不仅是为了中国民族的前途,也是为了世界人民的前途,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来反。
四、毛晚年反帝的豪情
虽然客观上有反帝的必要,但主观上没有反帝的决心和豪情也是反不了帝国主义的。那么毛晚年的心态也即他的精神状态如何?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英明的君主到了晚年耽于安乐,意志消沈。毛晚年时已是古稀之年,是否还有当年革命的豪情壮志?事实证明他是有的;不但有而且老当益壮,斗争的革命豪情尤甚风华正茂的昔日。这可从他七十年左右时期的诗词看出来  。诗以言志,这里举几首有代表性的来看看他晚年的心境:1963年他已经是70岁的古稀老人了,这年1月9日他正在和郭沫若的词(《满江红》)中,将帝、修、反比作几个苍蝇、蚂蚁、蚍蜉,将世界人民的革命风暴形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世界人民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1965年5月毛在《重上井冈山》的词中重温昔日的革命岁月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井冈山是革命圣地,这个时候再到井冈山意欲何为?
诗人原来  是“要上九天揽月,要下五洋捉弊”,办得到吗?诗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显然他是到井冈山去重温革命豪情,并且信心十足,乐观无比,简直像是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哪像是个70岁的古稀老人。
最能反映他晚年反帝决心和豪情壮志的是他在1965年秋天所作的《鸟儿问答》,词中借“雀儿”来,讥讽苏联变修,丧失发革命热情,并且同美帝勾结苟且偷生;诗人借馄鹏来怒斥苏修鬼话连篇,并暗示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人民,不是武器,同美帝订了核武条约,也不能阻挡第三世界国家要独立、解放的历史潮流。
从这三首词可见毛晚年的革命豪情丝豪不减当年,尤胜当年。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立志反帝并不容易。例如,在东西洋鬼子大闹中华的时候,自由主义大师胡适却大唱护鬼论,他说今天中国之祸不是洋鬼子闹中华,而且五鬼(贫穷、饥饿、疾病、无知、落后)闹不华,所以他不但不要赶走洋鬼子,还要请它们,一切建设无从谈起。
试看:胡的护鬼论同毛的扫鬼论构面多么鲜明的对比!
毛胡对鬼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主要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不同,他们所信奉的主义不同:毛信奉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是一种斗争斗争哲学,要扫除一切害人虫,要送走一切瘟神;而自由主义是一种妥协哲学,同害人虫,同一切鬼怪妥协,最后就变成了护鬼哲学。
五、越战的影响
越战的胜利结束,对毛的地位、对中国历史和对世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先个人而言,毛的声望走出中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早在70年代初,自尼克松访华后,几十年西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名流,纷纷来中国拜访毛,以一睹他的丰采为荣。
从中国史上看,能够同时抗击两个强大的敌人的统治者,毛可以说前无古人,以后恐怕也很难有来者。他的这份胆识、知慧、毅力和决心,使他成为历史上不折不扣的千古风流人物。
其次,越战的胜利结束,标志中国现代反帝斗争的进程至些基本结束,中国恢复联合国会籍,突破了美国的围堵;留下 的港、澳、台的问题,应该比较容易解决多了。
在中印边境战争前,毛说如果要打这一仗,就至少要打出30年的和平;印支战争也可这样看,今天中国四周的和平环境,不能就不拜毛晚上反帝之赐。
再就世界格局看,越战使美国统治者认识到下面两点:
第一,越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局部战争,一共打了10年,除了原子弹外,什么先进武器都用了,什么法宝都使出来了。据统计,美国在印支所用的弹药数是第二次大战总和的3倍,可见战争之激烈。纵令已尽了全力,仍然赢不了战争,所以美国当局得出了痛苦的结论:美国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再是无限的了。例如当时的国务卿基辛格说:“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地,无论是在才智上或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分别轻重缓急。”
这就是当时的尼克松主义的精神,即此后美国少管闲事。
第二,世界格局  由二元走向多元。尼克松在1971年7月6日预言:“当我们向前看,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势力,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个中心将要决定二十世纪的后三分之一的世界经济动向;而且因为经济力量是所有力量的关键,也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
二十多年后重温尼克松的这段话,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和远见;二十多年前他已经预见冷战体制的结束、多元体制的出现和经济力量的日增之重要性,现在果然一一都成为事实。
这些基本变化都是越战引起的,也就是,  同毛晚年反帝密切相关。
六、结论:被迫进行斗争
毛为什么这么反帝好斗?是他天性如此吗?
不是的,是因为时势所迫。1957年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代表会议上说:“温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我们 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世界和平,但是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
孟子说,吾非好辩也,是不得已也;毛非好斗也,是不得已也。他成为坚定的反帝斗士是中国所自的恶劣客观时势造成的,然后他又反过来时势,打出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局面,提供了改革开放所不可  的政治前提。
他所谓“打了仗,再建设”正是这个意思。邓小平在毛打了抗美援越战争后锐意从事经济建设,正是应了毛的这名话。
值此毛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饮水思源,缅怀毛把中国从次殖民地变为独立自主、再变为世界大国的不朽功业,应当珍惜他留下的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不向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屈服,并将他这种无畏的反帝斗争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原裁1993年12月23日纽约《侨报》)
-------------------------------------------
2004/3/17 21:42:23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40.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