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8 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的现实意义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12434
 帖子主题: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的现实意义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共产主义阵营



等级:01同志
经验:11
帖子:3
注册:2006/12/2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综观共产主义现状,主要停留在理论和初级实践阶段,难于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信服,并看到希望.
    但是,要实践共产主义或实现共产主义,在当今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觉悟程度的现状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事实,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开展工作,才能逐步的,尽快的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工具,实现理论的宣传,讨论,发展,完善.因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几个人的事情,也不可能由几个人去完成.实现共产主义实际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甚至包括资产阶级.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分阶级,都会得到公平合理的,科学的,长久的生存发展空间.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的仅仅是短期的利益.他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后代长久的利益.在社会里必然形成你得势时剥削我,我得势时剥削你,尔虞我诈,最终谁也得不到合理长久的发展.就象我国清朝末期到中国解放这一时期,连一部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觉悟人士也都积极投身革命,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人类最终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做什么阶级.正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会有无数的人,不分阶级,甚至不分国界,加入无产阶级革命.所以我们必须而且完全可以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网络的特殊性,所以利用网络实现理论的宣传,讨论,发展,完善尤为重要和可行.
    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这可能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这主要是为真正实践共产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提供进一步的,更接近实际的,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发展,完善.还可以大大增强革命群众的革命信心和革命热情.
    当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是可以开始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实验社区了.就象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验一样,有设想到理论,再到实验,最后到现实,是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就象人类登陆月球变为现实一样,共产主义社会也必将会变为现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9:30:3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9:56:42编辑过]
-------------------------------------------
2006/12/8 12:13:10
共产主义阵营



等级:01同志
经验:11
帖子:3
注册:2006/12/2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2
   各位共产主义战士,行动起来吧!多办一些实事吧!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理论,难道不知道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吗?我们来到实践共产主义网,难道是来耍嘴皮子的吗?我们的实践呢?共产主义这么好,拿出来看看,动动真格儿的.我们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让她传遍全国,家喻户晓,然后联合各方力量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实验社区,直到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没有一点务实精神,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的几个先期工作:
   (1)建立一整套的社会劳动体系.怎么干?
   (2)建立一整套的社会分配体系.怎么分?
   (3)建立一整套的社会激励体系.怎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即怎么促进发展?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可行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我们能不能给出一些新的发展和落实?我想这些很实际的工作比空洞的长篇大论要更直观,更让人信服.我们最终还得面对这些最不起眼的,最具体的,最实际的工作.就象我们向别人讲,有一个蛋糕多么精美,多么好吃.讲的再好也不如拿来一个让他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
   共产主义好,共产主义可以实现.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都相信.所以不必多说.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实现.我们能不能实现?还有那些问题阻碍我们实现?
-------------------------------------------
2006/12/11 17:48:00
共产主义阵营



等级:01同志
经验:11
帖子:3
注册:2006/12/2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3
                          苏联的实践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建立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当时,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信仰者都认同: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应该首先在工业基础发达的英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轫,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深刻了解俄国现实的列宁则认为: “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13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领主,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13万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 
    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布尔什维克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人们相信,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人民将行使权力,所有人都有工作,再也不受剥削。然而,建立新社会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改革
                         
    十月革命四年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下生存下来,并刚刚平息了国内叛乱的苏维埃政权,遭遇了一场自下而上,突如其来的风暴。
  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1921年3月,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且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
  采访: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徐天新
  就是说呢,要对农民做让步,要允许农民能够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准备条件。
  采访:俄罗斯世界历史研究所 所长 阿•奥•丘巴利扬 
  当然了,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这一切都是试图使经济复活。
    采访:中国中央编译局 研究员 郑异凡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923年11月20日,列宁在苏维埃全会上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什么抽象的幻影,……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采访: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 谢•叶辛
  列宁给了人类一种鲜明的典范,即人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有可能在他去世之后,俄罗斯走上另外一条繁荣的生活道路。很遗憾,列宁所实施的这种实践活动最后还是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我认为,整个世界失去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机会。
   
                              成就
  
    而同样庞大的亚洲近邻——中国的境遇,也更加坚定了这个钢铁般的领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志。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就在苏联人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一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疯狂下跌开始,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美发达国家的损失是1700亿美元,而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则到达了2500亿美元,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 
  而特立独行的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德军败局已定的1945年2 月 ,当时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的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会晤,一起商谈确立战后的世界格局。
  这是世界对苏联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承认,也是对苏联所承担的大国责任的尊敬。
  在20世纪中叶的万里晴空之下,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隔洋相望,共同主导了世界未来几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闯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镌刻着“苏联”的字样。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
  梦想。从太空俯瞰地球,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任时光流逝,这一高度将永载史册。
  而能否超越这一高度,将取决于俄罗斯一代代领航者的视野是否足够高远。
  

                           问题
  
    在当时,苏联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功的光芒掩盖了快速工业化背后的问题。
  多发一个月的工资,提供一套带电话的技术人员的住房,配备一切必要的沙发家具,一个家庭疗养证,两个电影院里永久的专座,这些就是苏联工业化道路上的精神偶像——斯达汉诺夫获得的物质奖励。但成千上万忘我工作的建设者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们,每天都不得不去面对严重的物质匮乏。
  采访: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徐天新
  斯大林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均衡,重工业、军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轻工业、农业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农业。第二方面呢就是人民的生活没有能得到重大的改善,没有能够和工业发展同步得到改善,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的粮食的产量、人均的肉类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不过,计划经济在当时的成功,使人们不可能像今天一样去反思它的弊端。更何况,当时的苏联,正面临越来越紧迫的战争威胁。
                       反思

    采访:中国中央编译局 研究员 郑异凡
  当时他们到那边去看了以后呢,确实也发现了,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当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还有当时的官僚主义的作风,还有广大农民和一般老百姓的贫困生活,还有国内他们,有意识地封锁国外的情况。
    1984年,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正式发表了。但是,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因为,对历史的判断,必须用大尺度来衡量,社会变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今天,俄罗斯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3 23:30:2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0 0:07:25编辑过]
-------------------------------------------
2006/12/13 23:10:20
青松



等级:05同志
经验:610
帖子:126
注册:2004/9/19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4
看来这位同志对前苏联庭有研究。
更应当对中国有研究,对现时要有实践性是最好的。
-------------------------------------------
海内存知已,网上若比邻.青松
        青松无论春、夏、秋、冬,长年生长。展示其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生命的坚强与生长的旺盛。阅尽气象万千变化,万年长青。
       人生应当象青松一样,有自已执著追求真理、而不断前进。不管社会如何变化,生活在何种环境都应当有自己的主见,而不迷失方向。阅尽人间沧桑,永向光明前进!
       若有相投人,快聚相约谈。
        2004年春
        
2006/12/17 21:45:23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5
有什么具体策划?请说具体些?否则让人不着边际!
-------------------------------------------
2007/1/21 1:56:08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6
很萧条呀!是不是应该很好策划一下?现在每年维护本网站经费是多少?是什么来源?如何持平或发展盈利?今后有什么发展计划?现在有多少基本骨干力量?上层有没有态度?为什么不敢放开讨论?在中国现行政治体制下,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如何能够团结广大群众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搞清楚这些现实问题是不是比乱想写虚拟幻境、发表些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更有意义? 
-------------------------------------------
2007/1/21 23:40:24
岁月无痕



等级:02同志
经验:242
帖子:65
注册:2006/12/4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7
6楼说的很有道理.维护本网站需要很大一批费用,王长友同志付出的太多了.我们应当想办法最少做到持平或赢些利润,这样,网站才能运行下去.为了我们共同的共产主义事业,希望大家多出谋划策.
-------------------------------------------
岁月无痕
2007/1/23 22:22:20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8
中国的左派应该如何利用“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在反对“
新生官僚资产阶级特权寡头集团”的联合行动中发展壮大?
    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中国的“极左派”、左派、毛思
想派、社会主义民主派、反改革派、老百姓派、还有改革开放既
得利益派、因为历史世仇仇视***的右派、资产阶级市场经济派
、资产阶级民主派、亲西方民主派、还有台湾的篮、黄、绿旁观
插嘴派等等,大家在网络上吵来吵去、难道能够幻想说服谁、压
倒谁吗?
    因为大家都是被自己所处或所代表的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决定
和趋使、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阶级立场的!可是、大家(包括
所有上网阶层)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说了不算数!说了不管用!说
了算数和管用的人是不上网的!就像说了算数和管用的人是不怕
老百姓唾骂一样!就像老百姓都说“不好”、少数人非要捂着耳
朵说“好”一样!为什么?因为中国根本就没有政治民主!既然
大家都想说了算数和管用、那么大家就应该总结经验立即采取切
实可行的联合行动方案来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进而有可能推进
自己的政治理想!
那么中国的左派应该采取如何的有效联合行动呢?
1、改变政治策略、倡导和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建立最广泛的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统一战线》
2、通过积极倡导和组建《宪法法院》、倡导开放党j施行d党竟
选执z、倡导允许组织民间工会组织、倡导允许民选民意代表跨
出户口所在地在全国参加“两会代表”竟选、倡导允许非执政党
派和社会团体组织《人民群众肃清贪污腐败委员会》等政治活动
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中国左派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政治威望!应该有
愈来愈多的左派知名人士和民意代表在通过主动参与协助司法监
察机关侦察肃清贪官污吏和腐败案件、通过为弱势群体和上访群
众主持公道和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人道主义行动中、通过对政府
行政行为的评议监督和合理建议活动中在老百姓中树立自己的形
象和威望!最终在基层实际斗争中产生左派共产党人的代表人物

3、充分发掘左派阵营的人才和社会财力资源、建立由左派控制
的统一的强大的民间基金和企业实体、为今后的政治发展打好物
质基础!
    广泛的民主政治统一战线、实在的亲民扶民反贪业绩、强大
的经济企业运作实力,这就是中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
者在政治上能够有所作为的三大法宝!否则、写再多的文章也只
是像放屁一样无用,还不如组织起来跟我去委瑞内拉作格瓦拉、帮助
查维斯在拉美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
-------------------------------------------
2007/1/27 4:46:05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9
与所谓“改革”算总帐(系列):改革到底干了些什么?
论富论穷论心论德
国富——富从何来?民穷——良心何在?离心——国之将倾!
败德——欺世灭族!
一、社会资源(权力与财富)分配失衡:
    社会资源(权力与财富)分配失衡的包括:公共权力拥有者
的集团性腐败、“私有化”过程中的“国有”资本大规模流失、
各种税收优惠向富裕群体倾斜的政策、权贵阶层利用现行法律在
“私有财产保护”方面的缺失而实施对普通社会民众私人财产的
巧取豪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共同利益的代理人(政府官员和
“国有”资本管理者)利用手中不受制约的垄断权力,通过掠夺
社会公共财富和其它成员的私人财富为自己和后代建立优越的生
存环境。尽管这种行为是权势者个体对未来社会悲观预期的一种
本能反应,但是它具有瓦解社会存在基础的破坏力:社会资源分
配失衡破坏了社会成员之间既定的财富分配规则,动摇了民众对
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正原则的信赖,蚕食着社会合作和政府管治
的法理基础;社会资源分配失衡是一种只顾及个体利益而全然不
顾及社会利益的极端行为,这种行为无节制的蔓延将导致以分工
合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体的崩溃和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蔑视、仇
杀;社会资源分配失衡在极小范围内满足了部分社会成员的欲望
需求,却以惊人的社会整体利益损失为代价。虽然社会资源分配
失衡从社会生存的角度讲是最差选择,从个人生存角度讲由于其
道义成本高昂也并非最优选择,然而一个"效率优先于公平"的社
会体制为这种失衡的长期持续提供了逻辑存在的基础。 
    社会资源分配失衡在相当程度上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而
加剧,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源于政府对社会保障职责的推卸。在
一个等级和专制社会里,作为改革成本主要承担者的中下层民众
,由于政治权力缺失,无法迫使政府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
制以缓冲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失衡造成的冲击。在社会资源分配机
制失衡的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机制由于
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背离”而被政府作为负担轻易抛弃,纠正和
弥补转制过程中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新社会保障机制却迟迟未能
全面、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样一进一出的落差,造成了“改革的
成本被转嫁到占人口多数的弱势人群身上、而改革的收益则为少
数人所垄断与瓜分”的现实格局。
    社会保障机制缺失、生存条件日趋恶化的复合效应加剧了社
会底层的贫困化,其宏观的表现是广泛的社会需求不振。持续几
年的需求不振没有立即引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是几百万“性产业工作者”及其相关人员承担了在利益分配方
面的二次调节职能。日益壮大的性产业成为财富由富裕上层流向
贫穷底层的主要渠道之一,成为维持不同阶层之间经济连结和循
环的重要纽带,成为GDP 增速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财富以极端
偏向上层的方式在不同阶层之间形成第一次分配,然后又以如此
“践踏人格尊严”的方式从上层涓滴式地“惠泽”于下层,中国
人以其有特色的方式部分地“纠正”了由于政府失职导致的社会
利益分配失衡,延缓了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爆发。然而,中国
社会精英和政府领导者需要扪心自问的是:建立在社会底层令人
感叹的生存“忍耐力”基础之上的社会稳定,建立在践踏人格尊
严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是否值得中国人自豪?是否能够长久的
持续下去? 

-------------------------------------------
2007/2/1 21:25:56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0
与所谓“改革”算总帐(系列):论富论穷论心论德
国富——富从何来?民穷——良心何在?离心——国之将倾!
败德——欺世灭族!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改革后的经济高增长?

    千千万万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夺取了偌大(960万平方公里)
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权(意味着几千年的经济文化和人口财
富的历史积淀),近十几亿人口在低工资低福利高生产高就业的
高度统一索取的经济制度下(惊人规模的国家索取行为)、任劳
任怨、勤俭节约、奋发努力、勤劳运作50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国有公共积累,不管落在谁手里,(不管他是毛、是林、是四人
帮、还是邓,或是我们这些把国家战略游戏玩的烂熟的小字辈)
只要他不是个傻瓜笨蛋疯子,当权者都是要力求发展自己的实力
的,(当政者不特意败坏自己也能算是了不起的改革创举吗?)
都能按照一个大国的规模发展起来的!这不是什么一时政策的奇
迹,而是巨大资本长期积累运作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科技文化
和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把这种积累的必然结果嫁接
在什么“改革”头上是贪天之功的弥天大谎!发展多种经济、保
障市场供给、扩大出口进口,这是很常规的施政思维,特别的冠
以“改革开放”的名号,反而让全世界的人感到你们的党和施政
者很愚昧、很不正常!(本来明明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制度不
够健全、而不是社会主义错了,错了才叫“改”和“革”,还有
开放,本来明明是只吸收好的抵制坏的才叫有防御免疫,“开”
、“放”这个词不管什么用语言翻译都和解除放弃没有区别)所
以“改革开放”的口号甚至在用词上一开始就设计错了!充其量
只能叫个“拨乱反正、完善社会主义机制、走向科学发展的正轨
”!计划经济和市场指导(或叫市场经济)本来就是持政者进行
调节的两只手、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而且加以“前者就是社会主
义、后者就是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就是要废弃前者、树立后者”
的暗示,不仅是一种理论错误,而且是一种阴谋!是一种颠覆自
己根基的背叛!是惊人的愚蠢行为!什么黑猫白猫摸石头少数先
富理论都是愚蠢的缺乏远见的为这种来自外部政治势力精心的资
本主义颠覆策划铺平了道路!他们利用了文革后中国人民对信仰
的幻灭和对精神桎梏的反感,利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作诱饵
把中国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劣根性调动起来,于是乎“亿万人
民亿万商、自私自利、违法乱纪、偷税漏税、制假贩假、走私犯
毒、贪污腐化、卖淫嫖娼、。。。”,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泛滥成
灾!多少社会文化知识结构低下的卑鄙自私者在不追究原罪的基
础上完成了肮脏的原始资本积累而摇身成为“社会精英”甚至被
指定为人民群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代言人——两会代表(人民真可
悲)!可他们因为原始的政治观点对这个党这个制度这个政权恰
恰是仇视的!他们会因为他们原本的文化和科技知识结构(包括
落后的家族式企业经营模式)的局限而必然的会阻碍规模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民间资本的运作效率!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了一个病态
畸形的对人才、能力、信仰、道德和公权公信的反向淘汰规律!
靠大肆侵吞变卖全民公共积累甚至靠变卖国家土地、靠剥削压榨
人民群众的血汗和基本生存福利(包括就业、住房、医疗、教育
等最起码的国家职责)而造就的虚假的经济繁荣、把西方资本主
义初期最血腥的最腐朽的诟病都改革开放进来表演的淋漓尽致!
而恰恰把资本主义后期由于吸取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对立的教训而
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改良进步政策彻底抛弃了出去(
真是历史的绝妙讽刺)!所换取的是社会道德的彻底沦丧和人民
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最后信任的彻底沦丧!导致现在所有的当权者
面对外强都嘴软手软末世之势显露,他们在心里都已经明白,政
府失责脱离群众、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分配不公已经使民众积怨
甚深!再先进的导弹飞机坦克也换不来当年普通人民群众那种愿
意为党和国家不惜抛头洒血的民心了(总不能指望那些官僚大款
公务员、两会代表、唱歌跳舞喝酒吃饭将军们去冲锋陷阵吧?),所以说
、所谓“改革开放”如果真有什么总设计师的话,这种设计能力
实在令人汗颜!真是强暴且不能得逞、愚蠢却最终使阴谋得以实
施!
-------------------------------------------
2007/2/2 1:39:40
军人世家



等级:02同志
经验:204
帖子:63
注册:2007/1/18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1
与所谓“改革”算总帐(系列):论富论穷论心论德
国富——富从何来?民穷——良心何在?离心——国之将倾!
败德——欺世灭族!
改革26年国人收入增长真相
   很久以来,许多人就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不少国家,像日本
,亚洲四小龙等,经济腾飞的时间也不过是二十年左右,可他们的
国民却能快速的走向富裕,而我们国家二十六年不断的创造经济
高速增长奇迹,可多数国民却还是未能致富,有的甚至读不起书,
看不起病,这是为什么?多年来我们几乎听惯了诸如GDP增长10%这
样的话,但其中有没有水分?是不是真正除去了物价因素?如果按
1980年的物价,普通国人究竟年收入有多少?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
,整理的结果如下: 
     
   按1980年,农民人均收入每年191元(据有关资料),2005年人
均收入3255元(据国家统计局)如果以2005年的物价等于1980年物
价的10倍的话,那么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等于1980年的325元,也
就是说26年来增长还不到1倍,只有0.71倍. 

  再看城镇居民的收入:1980年按人均478元计(据有关资
料),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据国家统计局).按1980年的
物价就是1049元,也就是说26年来只是增长了1.2倍. 
  再看国家经济总量:1980年为4609亿元.2005年为182321
亿元,(按1980年物价为18232亿元).则26年来共增长了3倍. 
  再看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980为1160亿元.2005年为
31650亿元,(按1980年物价为3165亿元).则26年来共增长2倍. 
     
    现在我们来看26年来各自的增长对比: 
    国家经济总量:增长3倍;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倍; 
    普通城镇居民:增长1.2倍; 等于年递增3.3% 
    农民:增长0.71倍. 等于年递增2.2% 
     
   从上表看,各项增长差别是非常大的,国家GDP增长最大,农
民增长极少,二者简直不成比例,城镇居民好一点,但也不多.看来
广大普通百姓从高速增长的经济中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个人说明:以上数据除了物价比之外,都是查阅国家有关资
料,基本上是无问题的.至于2005年与1980年的物价比,很难准确
把握.个人取10:1.窃以为是不高的.据有关资料,1980年城镇居民
平均工资是40元,一个家庭两个人相加就是80元,当时很多家庭有
几个孩子,但尚能基本应付,孩子上大学也是无问题的.如果是
2005年,一个5口之家靠区区每月800元(等于每人每月160元)生活
是很困难的,绝对达不到1980年月入80元的水平.所以个人以为将
之定为10:1是不算高的.再举两个亲身体会的小例子:1985年时一
碗米粉0.15元(有肉),到饭店吃一份过得去的快餐只花0.4元.而
这还是1985年的事.
   
   又: 前几天国家公布了2006年初步估算的GDP:2006年我国
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财政收入则增长7000亿,达到 
3.9 万亿元,增长了24%。从这个数字看我国的财政收入已经超
过了日本(虽然GDP中国不到日本的二分之一)。日本的2006年
的税收收入预期值为50亿日元,以现在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
3.2万亿元,而中国2006年的财政收入预期值为3.9亿元人民币。
虽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外,还有国有土地转让金、国有企业红利
等,但占绝大部分的还是财税收入。所以中国的财政收入2006年
超过日本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用联合国界定的每人每天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标准看,中国目
前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2%
,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是一天5美元以下的国人就不知是几亿
了?八亿九亿?没有工资收入的未成年人还不算在内的)根据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
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
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0%。而根据中国
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经
高达0.53或0.54左右(基尼系数为 0.1 的时候,就表示绝对平
均。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大约为 0.16,堪称非常平均。
据介绍,基尼系数一超过 0.4 ,就过了警戒线。一旦达到 0.6 
,社会就会进入动乱失控的状态)。目前,贫富差距达大的后果
日益明显——国内需求受到严重影响,富者有钱但消费增量小于
收入增量,贫者无钱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长期制约经
济增长的瓶颈。”

-------------------------------------------
2007/2/4 3:04:31
工厂化石



等级:01同志
经验:12
帖子:4
注册:2007/2/20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2
8楼同志的 "、充分发掘左派阵营的人才和社会财力资源、建立由左派控制
的统一的强大的民间基金和企业实体、为今后的政治发展打好物
质基础!"   绝对很管用,我们应该有,试一下也可以.
-------------------------------------------
颠覆美日资本主义 *铲除犹太复国主义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007/4/14 20:56:35
银月



等级:01同志
经验:8
帖子:2
注册:2007/7/14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3
为尽早的实现共产主义,尽早的废除私有制尽一分力
-------------------------------------------
2007/7/14 17:45:12
刘焱



等级:02同志
经验:280
帖子:64
注册:2007/8/16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4
大道理一堆一堆的,为什么我们的真理的号召力&吸引力比不上色情网站,色情图片?问题在哪里?
-------------------------------------------
革命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
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的中华民族万万岁!!!
2007/8/20 13:30:45
刘焱



等级:02同志
经验:280
帖子:64
注册:2007/8/16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15
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实际行动。。。
-------------------------------------------
革命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
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的中华民族万万岁!!!
2007/8/20 13:32:06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建立网络虚拟共产主义社区的现实意义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220.0 毫秒 页面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