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
(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8
学 习《关 于 理 论 问 题 的 谈 话 要 点》
点击统计:
2851
次
帖子主题:学 习《关 于 理 论 问 题 的 谈 话 要 点》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继 续 学 习《关 于 理 论 问 题 的 谈 话 要 点》
—— 纪念毛泽东逝世29周年
笑 多
毛泽东说他一辈子做了两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他在八十一岁生日的晚上,约周恩来作了一次单独长谈,除了人事问题,就是谈理论问题,后来发表了《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要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册 第413——414页)。他说:“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都知道。”(《毛泽东传》第1713页)可见他非常重视“理论问题”。当时,理论问题的学习曾是全国舆论的中心,以后因为批判“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路线,学习才停了下来。现在我们应该继续学习、研究《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要点》。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理论问题,而且“要使全国都知道”呢?首先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问题的内容是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毛泽东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与反修防修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家,不懂得生产关系这样的物质关系,往往直接研究政治法律形式,碰到这些形式是由当时人类的思想产生的,就认为社会关系是由人们自觉地建立起来的,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重新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发现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史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立了科学的历史观,使社会学变成了科学。
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恩选集》第三卷 第66、307页)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考察、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已经被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被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事实所证实。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是不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呢?要不要在经济学中寻找呢?
毛泽东的理论问题谈话,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仍然是经济关系的产物,要从经济关系中寻找根源,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但是,现在有的自称信仰毛泽东思想的人,却把毛泽东说成是历史唯心主义者!
最近有人在毛泽东旗帜网上发表了题为《意识决定物质浅析》,说什么“政权决定经济,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意识决定物质,理论决定实践。”不仅如此,文章还说:“对此,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不敢公然表示异议,虽然老人家从自己的实践中已经感到该理论的不妥之处(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引者注),但也只是在《矛盾论》中谨慎地说:‘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等等。作者没有继续引用毛泽东下面的话:“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毛选》第一卷 第326页)作者只引用毛泽东的前半句话,不引用后半句,而且任意解释为“感到该理论的不妥之处”,是不是太不严肃了?
《毛泽东传》1949——1976的作者说:“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是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补充。”但是,作者把理论问题的谈话与“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等同起来(参看下册第1714页),我认为完全违背了“理论问题”谈话的本意。法、法权等都属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所谓的“平等”、“不平等”也属于社会意识,而不是物质的经济制度,两者有原则的区别,不能混同。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突出商品制度、工资制度等,就是要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滋生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使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而《毛泽东传》的作者却仍然把经济制度与法权混同,这就违背了毛泽东谈“历来问题”的原意。当然,这并不是说讲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讲资产阶级法权、平等与不平等,只是要把这些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至于作者还说“理论问题”的谈话:“明显地带有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某些设想和论点的误解或教条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这种论断显然更是错误的。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仅不让学习毛泽东的理论问题,而且把历史唯物主义也抛弃了,认为人们可以凭主观想象决定经济关系,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经济体制”!
例如,有人凭主观想象地许诺:“允许一部分先富裕起来”,而且要“勤劳致富”,以后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这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论断。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有什么地方出现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带动了贫苦群众共同富裕的事实?不研究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不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根据什么得出先富起来的人会帮助贫穷的人富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来的事实是:我国确有少数人富起来了,从经济关系看,是因为我国社会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而从政治方面看,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为发展资本主义大开“绿灯”的结果;至于是不是“勤劳致富”,那也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看看那些卷款外逃的贪官、不停地判决的贪污、行贿案件、不绝于耳的国有资产流失事件和不断的矿难等等,就知道有多少是“勤劳致富”的了?当前我国的现实是:贫富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尖锐问题,成为威胁共产党执政地位、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却根本看不到什么共同富裕的影子!
又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说:“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是一个关键问题。”“------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十多年过去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广大企业职工面临的已不是什么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而是面临着解雇、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全民所有制企业面临的也不再是什么“增强活力”的问题,而是破产、倒闭、改制等等;改革建立起来的已经不是什么“充满生机”还是“僵化”的体制问题,而是恢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决议还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现在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正是推行包产到户的“产物”;大量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只剩下反抗剥削、压迫的积极性了!事实证明,不学习毛泽东的理论问题谈话,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靠“摸着石头过河”,必然是“盲人瞎马”,造成历史性的大倒退!
现在,又提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等等。
不学习毛泽东的理论问题谈话,不调查研究我国经济关系的现状,一相情愿地要“构建”什么“和谐社会”,这种理论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不是又要重蹈构建“建立充满生机”经济体制的覆辙吗?
至于社会上流行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把社会关系看着是游戏,认为人们可以任意制定“游戏规则”,那就更谈不上有什么科学性了。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是历史唯心主义盛行,我们不学习毛泽东的理论问题谈话,抛弃历史唯物主义,必然使我国社会倒退到资本主义社会,重蹈苏联完全复辟资本主义的覆辙,造成历史的大倒退!
二,继续学习、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内容,讲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谈话要点说:“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度,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等等。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斯大林曾写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也出过《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等。但是,这些书都是在斯大林的思想指导下写的,认为在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后,就不存在阶级、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了。既然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当然也不存在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关于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结论是:“我国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显然,它决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而且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事业服务。”等等。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较晚,缺乏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社会产生阶级、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原因,只有在阶级斗争反复出现后才能逐渐认识。
1958年,我国刚实现农业合作化不久,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没有多少发言权。毛泽东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纪要》时,还没有把商品制度与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联系起来,他认为:“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斯大林讲了很多理由。那么,商品生产有没有消极作用呢?有,就限制它,否定它,过去的资本主义的‘鬼’已经吃掉了,将来再出现资本主义的‘鬼’,就再吃掉它。”(第51页)针对当时我国的实际,毛泽东主要是强调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强调与农民的经济联系、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基本上没有涉及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的联系。
1962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阶级、阶级斗争,对存在阶级、阶级斗争的原因时说:“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几,但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传》下册 第1260页)认为存在阶级、阶级斗争的原因是“人还在、心不死”,是旧社会残存的阶级和思想,没有联系到商品生产、工资制度,没有突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滋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直到《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要点》中,他才鲜明地指出了商品制度、工资制度是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的经济根源,而且指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都知道。”这就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的阶级、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问题、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为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正如毛泽东在评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时所说:“看来,这本书没有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本身还没有成熟,还在发展中。一种意识形态成为系统,总是在事物运动的后面。因为思想、认识是物质运动的反映。规律是在事物的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规律既然反复出现,因此就能够被认识。”(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第152——153页)毛泽东对于商品经济、工资制度与阶级、阶级斗争、复辟资本主义危险性的联系,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由于毛泽东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在理论问题的谈话中没有也不可能详尽地、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总结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后人继续学习、研究理论问题的历史使命。
三, 继续学习、研究理论问题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学习毛泽东革命到底的精神。在谈“理论问题”时,毛泽东已年逾八旬,“重病缠身”,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见《毛泽东传》1949——1976 第1691页)他不顾病痛,仍然继续革命,不仅考虑当前的人事问题,实际上是把政权交给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交给修正主义者的现实问题;而且还在思考着滋生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个对防修反修具有长远意义的理论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这种革命到底的精神。
其次是学习毛泽东重视理论斗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阶级斗争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意识领域斗争三个方面。政治、经济领域的斗争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决不能轻视思想意识领域的阶级斗争,尤其是理论斗争的作用。不用说列宁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对革命的巨大作用,就以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一书对抗日战争的作用,足以证明理论斗争的重大意义了。现在不仅一般人不重视抽象的理论,而且有一些信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人,也不重视理论领域的阶级斗争,这就容易迷失方向。“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晚年谈“理论问题”,就是要让后人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指导,开展防修反修的斗争。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调查我国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关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才能为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奠定基础。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还要认真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失败了,但不是理论指导方面的错误。正如毛泽东所说:“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 第300页)现在有人建立了《中国文革研究网》,可以认真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主观能动性方面为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奠定基础。
只有如实地认识我国当今社会的状况,又总结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逐步说服群众,使我国社会重新回到毛泽东指引的道路上来!
最后,学习“理论问题”的谈话,就要有在新时期打“持久战”的准备。毛泽东指出,我国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滋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就更大,因此,革命者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要和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作反复的不懈地战斗。
-------------------------------------------
实言
2005/10/18 14:37:25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1
页 下页
尾页
论坛跳转至……
≡01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02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03共产主义原理≡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哲学原理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政治经济学
≡04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习与实践≡
|-1马恩哲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2马恩政治经济学观点学习与实践
|-3马恩科学共产主义观点学习与实践
|-4文革、改革与两个彻底决裂
|-5、苏维埃共产主义联盟(筹备处)
|-6第四共产主义革命者国际联盟(筹委会)
|-7、自由人平等互助联合会(原正义者联盟)
≡05共产党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全部理论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员
|-共产党的首要任务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的主要观点
|-共产党必须彻底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彻底实现共产主义的先锋队
|-共产党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各级领导人必须竞选产生
|-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必须是“民主监督制”
|-各国共产党必须重新联合起来重建共产国际
|-共产党员必须在入党之前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能够亲身实践共产主义的具体内容
|-共产党员必须能够把马恩主义理论与自己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践马恩科学共产主义
|-DNTX
≡06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伟大导师和先锋战士
≡07共产主义理论创新≡
|-共产主义实践学
|-恩格斯主义
≡08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全部理论主要观点学8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理论观点学习与研究讨论
|-彻底清除腐败与预防腐败
≡09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小组)联合会≡
|-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联合会
≡10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基本观点学习
|-共产主义(学习小组)读书会
|-会员信息交流
≡11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马恩科学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人群实践阶段)的具体实践
|-共产主义实践小组
|-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带头实践共产主义
|-共产人生
≡12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马恩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微信群
|-1网络学院《共产主义学习师资培训班》学习
|-2《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初级班
|-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中级班
|-红旗函授站
≡13实践共产主义社区≡
|-实践共产主义研讨会
|-实践共产主义聊天室
|-山岸会的共产主义实践
|-基布兹(公社)的共产主义实践
≡14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联合会微信群
|-共产主义志愿者服务队
|-队员信息交流
≡15《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实践共产主义网》留言本
≡16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将共产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历史的反思
≡17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会≡
|-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伟大真理
|-真正担负起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光荣使命
|-中共主要领导人理论观点与具体实践
|-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反思与对策
≡18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红色寰宇文化传播中心
|-实践共产主义网日志
≡19共产先锋报≡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20坚持马恩真理,促进人类社会和平≡
|-世界风云
|-当代中国
|-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论坛
|-革命文学
≡21参考与借鉴≡
|-1欺骗与背叛
|-2、探索与争鸣
≡留言本≡
|-留言本
回复主题:学 习《关 于 理 论 问 题 的 谈 话 要 点》
●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
UBB 支持
:
启用UBB
●
HTML标记:
×
●
表情符号
:
√
你还没有登陆呢,请先登陆!
上传附件:(
附件最大 50 KB
)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行内框架,故无法上传附件。
程序名称:
ZSCO_BBS
当前版本:
1.0 0118
执行时间:312.0 毫秒 页面装载: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