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学习与实践
 我发表的主题 | 我参与的主题 | 返回首页 注册 | 登陆 | 资料 | 短信 | 搜索 | 帮助 
坛短信(0 新)
实践共产主义论坛 8 共产主义先锋报(综合版)按时间排列 8 有感于毛泽东主席的“不便再荐”
回复本帖发表新帖发起投票 点击统计:2824
 帖子主题:有感于毛泽东主席的“不便再荐” 精华/常规 冻结/正常 锁定/解锁 置顶/还原 置首页/还原
实言



等级:17同志
经验:2418
帖子:643
注册:2005/1/11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移动 屏蔽/恢复 楼主
有感于毛泽东主席的“不便再荐”

李贵德 




建国初期,有人托毛泽东将柳直荀烈士的遗嘱李淑一推荐到北京文史馆任馆员。柳直荀是我党的先驱者,毛泽东的挚友,既有大功于革命,又遗厚谊于领袖。李淑一也是巾帼能人,教授国语多年,能诗善文,又含辛茹苦长期支持革命,深为毛泽东所敬重。然而,毛泽东反复考虑后,于1954年3月2日交代秘书:“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个没有录取,不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
文史馆居然敢对毛泽东推荐的人也不给面子,不仅不抓住机遇讨好而且始终坚持原则,连退数人,致使毛泽东对李淑一“不便再荐”。这种事在今天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时下,一些“旱涝保收”的好单位和好岗位,许多人都是靠有来头者“荐”进来的。这些单位的领导面对各级“伯乐”的推荐电话或字条,即使本单位已经“超编”,甚至人满为患,或被“荐”来的人根本不能胜任工作,也因为得罪不起而不得不乖乖地接受。这种不正之风,几乎成了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象。这里既有面对权势。压力,不得不屈从的因素,又有趋炎附势,拍马溜须,甚至行贿受贿,乱纪违法的问题。想当年,毛泽东被文史馆连退数人他不仅未觉得冒犯了自己,反而生出忌惮之意,自觉“不便再荐”,后来也从未听说他给文史馆“小鞋”穿。当时对此事,领袖和群众都觉得很正常、很自然。
在用人问题上,包括领导干部的任免,靠关系、走人情、“朝中有人好做官”等现象败坏了党风政风。一些部门面对权势,面对私情,被不正之风左右,不能坚持公平竞争、以德才取人的原则,往往给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因此,这则“不便再荐”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
实言
2005/9/7 3:25:43
首页 上页 当前第 页 下页 尾页
回复主题:有感于毛泽东主席的“不便再荐”
帖子字数:最大 16384 字符

UBB 支持

HTML标记: ×

表情符号

 上传附件:(附件最大 50 KB)
     
程序名称:ZSCO_BBS 当前版本:1.0 0118
执行时间:124.0 毫秒 页面装载: